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數字中國、共同富裕重要論述和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要求,高質量做好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工作,進一步推動改革爭先創優,加強改革經驗推廣推介,營造濃厚的改革氛圍,為浙江“兩個先行”提供支撐保障,特在“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辦公網”“浙江省生態環境政務網”和“浙江省生態環境廳門戶網”“改革之聲”欄目,擇優登載各地各單位改革工作的創新做法、亮點成效,并同步推送省廳“官微”,供各級交流借鑒、互促共進。
湖州市圍繞全域“無廢城市”建設,率先在全省試點創建“一碼通管”應用場景,以“溯源碼”為載體,建立危險廢物從源頭產生到終端處置全過程“正向無縫銜接、反向精準追溯”的智能化監管機制。2021年試點實施以來,共3237家企業審核通過危險廢物年度管理計劃,轉移危險廢物20483單,轉移22.98萬噸,全市工業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率、涉疫垃圾安全處置率均達到100%。有效推動了企業危險廢物“動態清零”,全面保障了全市固廢領域生態環境安全。
一、產廢賦碼,源頭嚴防。聚焦危險廢物產生環節,做到“有廢必賦”。一是賦碼自動化。將賦碼過程自然融入企業日常管理過程中,賦碼標簽與危險廢物標識合二為一,產廢企業通過系統物聯設備“一鍵確認”完成稱重賦碼、標簽打印、信息上傳和臺賬生成等步驟,自動實現“賦碼入庫”。二是操作簡潔化。平均每家企業一年約產生3000多條數據信息,通過“溯源碼”一鍵上傳,在危廢倉庫直接完成入庫和登記,入庫數據實時準確,入庫效率大幅提升,有效解決了產廢種類多、產廢量大的企業因為數據量大、重復性多導致操作中出現臺賬錯誤、臺賬填寫不及時、臺賬與實際庫存不一致等引起的違法問題。三是管理高效化。實行“一碼通管”,危險廢物出入庫記錄自動匯總,實時更新庫存報表,庫存信息一鍵查詢,有效推動產廢企業對危險廢物的分類貯存、“動態清零”等高效、規范的管理。
二、出庫掃碼,過程嚴管。聚焦危險廢物收運環節,做到“無碼不收”。一是轉移出庫便捷化。大力推進危廢統一收運體系的規范化建設,收運企業通過“收運掃碼”操作,重量、車輛、目的地等11項收運信息“一鍵確認”,線上自動生成轉移聯單,出庫流程實現便捷化管理。二是運輸全程可視化。在轉運過程中,“溯源碼”跟隨車輛GPS貫通運輸軌跡,精準定位收運路徑,依托全過程信息無法篡改的特性,通過危險廢物電子轉移聯單與危險廢物貨物電子運單、GPS軌跡圖可實時定位、查看。三是智慧監管精準化。結合視頻監控等智能監控手段,通過查看“溯源碼”,實時監測危廢轉移情況,設置未經批準的收運企業不得掃碼,對危廢轉運途中出現的去向偏離、運輸超時、轉移量偏差等設置預警,有效避免在運輸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甚至非法傾倒的問題。
三、處置銷碼,末端嚴控。聚焦危險廢物處置環節,做到“碼上溯源”。一是日常處置精細化。處置企業通過“接受掃碼”獲取危險廢物的類別、重量、產廢單位、污染性等溯源信息,第一時間完成處置方式確認、分類入庫、準確確定螯合劑、阻燃劑等處置添加物以及添加量,實現安全、快速處置并銷碼。二是應急處置快速化。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中,現場通過“溯源碼”可及時獲取危險廢物相關信息,快速確定應急處置措施,在最短時間內控制事態,將危害降到最低。特別在涉疫垃圾處置中,通過“溯源碼”將普通醫廢和涉疫垃圾區別,分類入庫,確保涉疫垃圾12小時內即可完成處置銷碼。三是執法打擊高效化。對于未完成銷碼的危險廢物,通過線上查詢“溯源碼”,確定危險廢物的實時位置,“一鍵追溯”非法傾倒的產生、托運等主體責任企業,實現非法轉移等情況的高效執法和精準查處。2021年以來,湖州市已查處各類道路危險貨物運輸違法行為369件,查處固體廢物環境污染刑事案件數量2起,抓捕22人。
原標題:(改革之聲)湖州市創新打造“一碼通管”危險廢物體系 助力全域“無廢城市”建設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