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區各地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部署,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大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力保障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為學習、總結、推廣各地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好的經驗和做法,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導作用,進一步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收集整理了自治區及其他一些地區部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典型案例,從今天起,在“寧夏生態環境”新媒體陸續推出,供各地各部門學習借鑒。
隆德縣
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近年來,隆德縣堅持“城鄉統籌、條塊結合、梯次推進、分類施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思路,探索建立多元投入的保障體系、行業指導的技術服務體系和強化運行的長效管理體系,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成效初現。截至目前,全縣13個鄉鎮累計敷設農村污水管網238公里,65%以上行政村建有污水處理設施或納入城鎮污水系統統一處理,受益人口5.3萬人。
1
強化頂層設計
成立了由縣委和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縣委書記、政府縣長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重大部署親自研究,重點問題親自過問,重點工作親自督辦,及時傳導和壓實黨政主體責任。同時,突出規劃龍頭引領作用,按照“高起點、接地氣、貫到底”的要求,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納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與縣域總體規劃充分銜接,編制了《隆德縣縣域農村污水治理專項規劃》,以規劃引領污水治理設施建設,科學合理布局縣城、鄉鎮、村莊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加強污水處理與改廁銜接,全縣衛生廁所改造和污水處理工程均交由農業農村部門組織實施,將廁所糞污納入生活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
2
優化設施空間布局
全縣從北向南依次有唐家河、什字河、好水河、渝河、甘渭河、莊浪河、水洛河7條河流,根據河流徑流量和鄉村人口居住實際,由北向南依次規劃建成觀莊、張程、好水、楊河、神林、聯財、溫堡、鳳嶺和奠安鄉污水處理站等9座鄉鎮污水處理站,建成觀莊鄉田川村、聯財鎮趙樓村、張樓村和陳靳鄉新和村等4座村級污水處理站,全縣各臨河流域鄉鎮、行政村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95%。在充分考慮農村居民生活污水水量和水質變化的同時,兼顧畜禽養殖、鄉村旅游等相關產業產生的污水水量和水質變化,科學合理確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模。
3
堅持因地制宜
結合農村衛生廁所改造工作,大力推進污水管網建設,做到農村生活污水應納盡納、應集盡集、應治盡治。同時,采取“集中+分散”的方式,根據各村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因村因戶施策,分類收集處理。一是收集至縣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對距縣城較近的陳靳鄉清涼村、新興村敷設污水管網11公里,實施隆德縣六盤山工業園區一期排污管網建設項目,敷設管網2.3公里,將沿線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在縣污水處理廠處理。二是收集至鄉鎮污水處理站集中處理,聯財鎮聯財村、觀莊鄉石廟村、大莊村、溫堡鄉杜堡村等村敷設污水管網40公里,就近納入鄉鎮污水處理站處理。三是建設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處理。對人口相對集中,條件較好的聯財鎮趙樓村、張樓村等村莊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四是建設大型化糞池收集處理。對奠安鄉景林村、溫堡鄉吳溝村等村莊敷設排污管網,配建75立方米大型化糞池進行集中收集處理。五是三格式化糞池分散處理。對溫堡鄉、楊河鄉等居住分散的農戶,結合農村水沖式衛生廁所改造,為每戶建設單獨的三格化糞池,配備吸污車定期清運。
4
強化日常監管
出臺《隆德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辦法》,針對人員少、技術匱乏,將縣級污水處理廠和鄉鎮污水處理站全部交付第三方專業機構運行維護,確保出水水質穩定達標;生態環境部門不定期對污水處理設施日常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設施進出水采樣監測,確保已建成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
5
強化資金保障
統籌區、市、縣各級生態環保專項資金,采取上下結合、橫向統籌的辦法,打好政策資金“組合拳”,累計投入資金2.4億,用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維經費。同時,完善付費制度,堅持“誰排污、誰治理,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對有管網覆蓋且建成投用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農村集中居住區,通過自來水公司代收的方式按量收取污水處理費,從而保障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費用。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土壤生態環境處
原標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典型案例】整縣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①:隆德縣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