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8日,按照水利部部署,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珠江委”)圓滿完成2022—2023年珠江枯水期首次壓咸補淡應急聯合補水調度,成功壓制珠江河口咸潮,確保了澳門、珠海、中山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了生態用水需求,極大緩解了西江航運“黃金水道”通航壓力,實現了供水、生態、航運、發電多方共贏,取得了全面勝利。
10月中下旬以來,受流域降雨、來水持續偏枯和珠江河口咸潮上溯影響加劇,珠海、中山等地主要取水口出現連續多天無法取水,本地供水水庫蓄水迅速消耗,澳門、珠海、中山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供水安全受到嚴重威脅。11月,西江重要控制斷面梧州站流量連續多日小于最小下泄流量1800立方米每秒,西江航運“黃金水道”的航道水深持續走低,長洲水利樞紐待閘船舶增多,生態、航運用水壓力陡增。
面對嚴峻的供水安全保障形勢和迫切的生態、航運用水需求,珠江委從流域全局出發,緊盯流域雨情、水情、旱情、咸情、工情,充分考慮降雨預報的不確定性,結合河口咸潮影響規律,滾動預測預報,選準補水壓咸窗口期,果斷實施集中應急補水調度,會同廣西、廣東水利廳和南方電網、廣西電網,調度西江、北江13座水庫群向下游補水4.3億立方米,西江、北江中下游河道徑流量顯著增加,西江梧州站、北江石角站平均流量維持在壓咸目標流量2100、400立方米每秒以上。
通過應急補水調度,有效壓制了河口咸潮,將西北江三角洲磨刀門水道咸界下移約32公里,珠海主要取水泵站平崗泵站、竹洲頭泵站平均取淡幾率分別提升至72%、90%,累計從河道抽取淡水1000多萬立方米。“第一道防線”珠海各供水水庫均止耗回蓄,現有蓄水量可滿足澳門和珠海30余天的正常用水需求;中山馬角水閘連續3天開閘置換優質淡水,可有效保障中山坦洲等城鎮供水安全;“第二道防線”大藤峽水利樞紐回蓄至高水位運行,可調水量6.7億立方米,為后期實施應急補水調度做好準備;“第三道防線”龍灘等骨干水庫有效蓄水可滿足后期應急補水需求。
據航運部門統計,應急補水期間,西江長洲水利樞紐通航效率提高近4成,累計過閘船舶達2800多艘,有效緩解了通航壓力。同時,西江干流梧州等重要控制斷面均達到生態流量要求,有效改善了西江水生生物的生境條件,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此外,通過與南方電網、廣西電網的協同配合,不斷滾動優化調度方案,充分利用近期降雨過程,減少水庫水能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益,有效保障了電網安全運行。
據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冬明春珠江流域降雨來水可能持續偏少,珠江河口咸潮可能偏強。下一步,珠江委將繼續按照水利部部署要求,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做好儲備、調度、協調三方面工作,統籌流域水庫群多目標調度,筑牢當地、近地、遠地“三道防線”,全力保障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
來源: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
原標題:告捷!2022—2023年珠江枯水期首次壓咸補淡應急聯合補水調度圓滿成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