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是非常有潛力的可再生能源,是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第四大能源。在“雙碳”目標下,大力開發生物質能對改善能源利用結構、減污降碳有重要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可用的生物質能源總量約等于10億噸標準煤,包括農作物秸稈、農產品加工剩余物及林業生物資源、城市固體廢棄物等,如能夠加以妥善利用,不僅能兼顧固廢處置和再生能源生產,成本也較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要低得多。
將以林業剩余物、木材廢棄物、農業秸稈為代表的農林剩余物變廢為寶,其轉化為能源的潛力為4.6億噸標準煤,但已利用量約為2200萬噸標準煤,約占2018年中國能源消耗總量的0.47%。
據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9036萬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78.8%,其中生物質發電新增262萬千瓦,占全國新增裝機的2.3%;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94萬億千瓦時,其中生物質發電11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1%。
具體來說,2022年前三季度,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262萬千瓦,累計裝機達406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量1129億千瓦時。累計裝機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廣東、山東、江蘇、浙江和河南,分別為416萬千瓦、411萬千瓦、296萬千瓦、284萬千瓦和255萬千瓦;新增裝機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廣東、黑龍江、河南、遼寧和廣西,分別為39.4萬千瓦、28.6萬千瓦、27.9萬千瓦、23.3萬千瓦和18.0萬千瓦;發電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廣東、山東、浙江、江蘇和安徽,分別為142.2億千瓦時、115.4億千瓦時、84.7億千瓦時、84.0億千瓦時和78.2億千瓦時。
生物質在中國并非新生事物,已經歷了一定時間的發展。然而,截至目前,中國生物質產業發展規模仍然有限。根據國家能源局的信息,截至2021年底,中國生物質能發電裝機達3798萬千瓦 ,僅占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量的約3.6%;相比之下,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已分別達到3.28億千瓦和3.06億千瓦。專家認為,生物質“占比低”源于技術層面的挑戰。
因此,整體來看,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還有很大空間。隨著國家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相應技術的不斷開發、項目的落地,生物質能也將迎來更大、更快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