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滹沱河保護條例》于2022年6月22日石家莊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2022年9月28日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批準?,F就《石家莊市滹沱河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作如下解讀:
一、制定《條例》的必要性
(一)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滹沱河是石家莊的“母親河”,也是一條歷史文化名河,發源于山西省繁峙縣五臺山北麓,石家莊段自西向東涉及平山、靈壽、鹿泉、新華、正定、長安、藁城、無極、晉州、深澤10個縣(市、區),在促進全市水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重要而獨特的地位,非常有必要通過法治途徑和方式加強保護、利用、管理。
(二)鞏固生態修復成果的需要。近年來,石家莊市委、市政府持續推進滹沱河流域生態修復工程,109公里的生態長廊初步建成,昔日干涸、沙化的滹沱河已經形成了集防護、觀賞、休閑、健身和科普五大功能于一體的綠色生態景觀長廊,為市民提供了休閑、健身、游玩的公共生態空間,構建了“人水和諧”的生態平衡體系。為了鞏固滹沱河生態修復成果、提升滹沱河管理水平,非常有必要通過制定《條例》,理順管理體制,明確監管職責,完善各項保護、利用、管理措施,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三)推動省會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需要。2021年7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大力支持省會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石家莊市委、市政府隨后也作出了“實施擁河發展戰略,拉開城市發展框架,引導城市新興功能向滹沱河沿線聚集,促進滹沱河區域生態、產業、文化、景觀協同發展,著力打造海河、珠江升級版的高水平生態經濟帶”的重大決策部署,非常有必要通過制定《條例》來加強滹沱河的保護、利用、管理力度,助力提升城市形象品質、推動沿岸周邊區域綠色發展、發揮滹沱河經濟帶作為省會經濟總量過萬億重要支撐的作用。
二、制定《條例》的主要過程
市人大常委會將制定《條例》列入2021年立法計劃后,市水利局在充分調研基礎上,起草了《條例(草案)》。2021年12月8日,《條例(草案)》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提請市人大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初審后,2021年12月22日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了第一次審議。根據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意見和其他各方面意見,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會同市水利局,通過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深入實地開展立法調研等多種辦法,對《條例(草案)》進行了多次修改完善。經市人大法制委員會統一審議后,2022年6月22日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了第二次審議并表決通過。
三、需要說明的幾個問題
(一)關于適用范圍。為更好鞏固滹沱河生態修復成果,《條例》規定“本市行政區域滹沱河管理范圍內,黃壁莊水庫壩下至深澤縣與衡水市安平縣交界河段的保護、利用和管理,適用本條例。滹沱河管理范圍依據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劃定范圍執行”。同時,作出了“本市行政區域滹沱河管理范圍內,山西省盂縣與平山縣交界至黃壁莊水庫大壩河段的保護管理參照本條例執行”的規定。
(二)關于政府責任。針對滹沱河管理范圍大、涉河行為復雜、涉及區域和部門較多的實際情況,《條例》在明確市人民政府牽總組織領導責任的同時,規定了市、沿河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以及沿河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滹沱河保護、利用、管理等工作中的職責。
(三)關于監督管理。《條例》在部門職責、禁止行為、法律責任部分細化、明晰管理責任,特別是針對事關旅游業安全發展、群眾日常休閑娛樂的游樂船、漂流船艇(筏)管理,露營、野炊等問題,細化了相關條款。同時,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和實際執法需要,《條例》明確規定“本條例規定的違法行為,依法決定由市、縣(市、區)綜合行政執法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實施處罰的,從其規定”。
(四)關于綠色發展。為更好體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條例》在總則部分規定了“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內容,同時單設綠色發展章節,對滹沱河經濟帶發展規劃編制、產業發展、親水生態岸線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與管理、從事或舉辦特定活動、涉河項目建設、文化保護等事宜作出具體規定。
(五)關于法律責任。《條例》依據相關上位法規定,按照過罰相當的要求,對違反《條例》行為作出了全面、清晰、明確的法律責任規定。
原標題:石家莊市水利局關于《石家莊市滹沱河保護條例》的解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