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水務局、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工信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七部門聯合印發《西安市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實施方案》。
西安市作為黃河流域國家中心城市,2020年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193立方米,約為全省的五分之一,全國的十分之一,屬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城市。因此,西安市開展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既是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解決西安再生水利用不充分問題的重要抓手。根據方案,西安市將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探索形成先進適用成熟的再生水利用配置模式,為不斷提高西安再生水利用配置水平提供經驗。
據悉, “十四五”期間,通過完善再生水利用規劃布局、配置管理和建立健全相關激勵政策為重點,西安市將因地制宜制定規劃目標、創新配置方式、拓展配置領域、完善產輸設施,大幅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到2023年,將初步建立再生水配置管理體系,西安市年再生水利用量達到3.1億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達到30%;到2025年,將基本建立再生水配置管理體系,逐步完善再生水利用激勵政策,西安市年再生水利用量達到3.6億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達到35%以上。
通過試點,西安市將在再生水規劃、配置、利用、產輸、激勵等方面形成一批效果好、能持續、可推廣的先進模式和典型案例。
再生水是什么水?
它用來做什么?
它能喝嗎?
它從哪里來?
環保君科普時間到
一起來了解再生水的小知識吧!
01 什么是再生水
把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經過深度處理后可以利用的水稱之為“再生水”,是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其水質介于自來水(上水)與排入管網內污水(下水)之間,俗稱“中水”。從經濟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從環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實現水生態的良性循環。
02 西安再生水水質標準
再生水可用作道路清潔、消防、建筑施工、車輛清洗、廁所沖洗等城市雜用水滿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 18920-2020);可用作城市綠化用水滿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綠地灌溉水質》(GB/T 25499-2010);可用作工業冷卻洗滌、鍋爐工業用水滿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 19923-2005);可用作補充地表水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陜西省黃河流域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61/224-2018);用作補充地下水滿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質》(GB/T 19772-2005;可用作景觀環境用水滿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 18921-2019)
03 再生水管網情況
城區內現運營再生水管網84公里,供水管網主要分布在西郊昆明路、豐慶路、環城西路、漢城路沿線;北郊西安北客站周邊;東郊華清路及浐灞部分區域。城六區共設置消防取水點92個,其中西郊區域36個,東郊區域38個,北郊區域18個。
04 西安再生水利用現狀
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需水量將逐年遞增,再生水已從過去單一的工業冷卻用水逐漸向城市第二水源轉變。再生水的利用,使城市節約了大量城市優質水資源,為建設“大美西安”作出了卓越貢獻。
跟隨環保君一起來看看
西安目前都有哪些再生水利用典型~
幸福河生態公園
幸福河原名幸福渠,始建于1958年,是西安城市五大排洪系統之一,承擔著城北地區35平方公里的雨洪排放任務。隨著城市的發展,周圍工廠、住戶的增加致使該段河道污水直排、嚴重淤積、河道內雜草叢生、垃圾遍地,河道水環境惡劣,氣味難聞,環境面貌較差,與城市發展不相協調。自2017年起,西安市政府開展了幸福河綜合治理及工程生態景觀提升工程,2018年將再生水引入幸福河內,形成景觀長流水。截至2021年底幸福河已累計使用再生水2025萬噸。
護城河
2014年3月,護城河再生水引入工程開工,同年3月底完工并供水,全線采用DN400—DN600管徑PE管,日最大可注入再生水約2.5萬噸。2017年初,護城河朱雀門至西門段綜合改造工程的開展,再生水管網改造工程同期實施,同年9月,完成管網改造工程,新增補水口3處(分別為含光門處、西南城角處、西門外處)。在2020年護城河玉祥門至東門綜合提升改造工程中,新增玉祥門補水口。
灞橋熱電廠
自2008年開始使用再生水,主要將再生水用于鍋爐冷卻循環用水,現已累計使用再生水6千余萬噸。
西安熱電廠
自2005年開始使用再生水,初期只將再生水用于循環冷卻水。2011年,其自建“超濾+反滲透”系統車間,將再生水經深度處理后用于鍋爐補給系統。現階段,西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除生活及消防用水外,工業生產、循環、沖廁雜用均使用再生水,現已累計使用再生水5千余萬噸。
原標題:《西安市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實施方案》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