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4日,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舉行“安徽這十年”生態環境專場新聞發布會,介紹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情況。
發布會介紹,安徽省空氣、水環境質量連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2021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34.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2.7%;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83.5%,總體水質優良比例較2012年上升10.6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由11.4%下降為零,城市黑臭水體全部消除;
發揮環境保護引領倒逼作用,推動經濟發展綠色轉型和產業升級。十年來,安徽省碳排放強度降低了21.3%;單位GDP能耗下降了3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4項主要污染物下降幅度均超20%。全省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比重下降14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高26.5個百分點。
“五控”措施推進大氣污染防治
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十年,安徽省圓滿完成了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既定目標。在深入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實踐中,將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總結歸納為“五控”措施,控煤、控氣、控車、控塵、控燒。
控制煤炭消費:全面完成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淘汰,大力推動燃煤設施清潔能源替代,將散煤燃燒轉變為集中高效燃燒,在提升燃燒效率的基礎上極大地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嚴控工業廢氣:通過加嚴污染物排放標準,開展工業爐窯深度治理,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推進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等手段,全面推動重點工業企業污染物減排。如安徽省2020年出臺的水泥行業地方標準,主要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較國家標準加嚴1倍以上,僅此一項每年可減排氮氧化物近7萬噸,占全省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14%。
控制機動車污染:開展柴油貨車污染專項治理,全省范圍內40萬輛黃標車實現全部淘汰,通過檢查、監測、維修一體化流程,加強排放不達標機動車治理,基本杜絕“冒黑煙”機動車上路現象。控塵即控制各類揚塵污染,重點關注企業“跑冒滴漏”無組織排放,實行施工揚塵“六個百分百”提升工程,一改城市建設“塵土飛揚”現象。
控制秸稈焚燒、煙花爆竹燃放:通過衛星遙感、視頻監控、人工巡查相結合,立體化開展秸稈禁燒,杜絕收割季節漫天煙塵的現象;將劃定煙花爆竹禁燃區與倡導文明過節相結合,減少春節、清明等時段集中燃放煙花爆竹對環境空氣的影響。
水環境治理取得轉折性變化
發布會介紹,十年來,安徽省水環境治理取得了轉折性變化,優良水體比例穩步提升,記憶中的河流重回清水綠岸,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都劃定了保護區并實施了保護區問題“清零行動”,從源頭上保障了群眾飲水安全。
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年來131個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全部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實現鄉鎮政府駐地和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2萬多艘船舶全部具備生活污水收集或處理裝置,283座碼頭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接收設施實現全覆蓋并與轉運處置設施有效銜接,安慶化學品洗艙站建成投運;
實施了長江經濟帶水清岸綠產業優新一輪提升工程,一體推進治污、治岸、治漁。實施六期環巢湖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全面完成環巢湖十大濕地建設,巢湖水質保持Ⅳ類,連續兩年未發生大面積藍藻水華,基本做到藍藻不聚集、無異味,讓群眾感受到了變化;合肥人民的母親河南淝河由劣Ⅴ類變為Ⅳ類,重現碧波。協同推進淮河干支流污染治理,開展水污染聯防聯控,淮河干流水質為優良。引江濟淮治污工程全面推進。新安江出境水質長期保持在Ⅱ類,高錳酸鹽指數、氨氮較2012年分別下降11.1%、50%。
接下來,安徽省將堅持源頭治理,推動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和雨污管網修復改造,全面消除縣城和農村黑臭水體,著力突破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短板,不斷提升水環境質量。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