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征集“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新能源產業固廢資源化專業委員會(籌)”
會員單位和專家委員的函
各有關單位及專家: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關于“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意見》《“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進一步落實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與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戰略合作協議確定的重要工作任務,積極探索我國退役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廢舊動力電池、廢碳纖維復合材料等新能源產業固廢規范回收以及可循環、高值化的再生利用途徑,為推動我國新能源產業固廢資源化利用工作發揮積極作用。經研究,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將聯合相關單位擬共同發起成立“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新能源產業固廢資源化專業委員會(籌)”(以下簡稱“新能源專委會”)。新能源專委會將凝聚我國新能源產業固廢資源化領域各方資源,助力探索產業發展方向、開展產業具體研究、形成產業發展合力,促進我國新能源產業固廢資源化持續發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要工作范圍
新能源專委會(籌)旨在聚焦新能源產業固廢資源化領域發展前沿,整合行業優勢資源,搭建高水平交流平臺,促進相關單位參與研究相關法規、政策、規劃、標準,推動新能源產業固廢資源化科技創新,助推綠色低碳科技成果轉化,開展國內外同行間交流與研討,開展相關領域重大項目論證及專業人才培養等工作,團結和帶領相關單位為我國新能源產業固廢資源化高質量發展,實現“雙碳”目標發揮積極作用。
二、組織架構
新能源專委會(籌)擬下設退役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廢舊動力電池、廢碳纖維復合材料四個工作組。新能源專委會(籌)擬同時設立政策咨詢專家委員會和技術創新專家委員會等兩個智庫平臺。
三、征集范圍
我國從事新能源產業固廢資源化領域影響力企業、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和相關領域權威專家學者、企業技術總工等相關人員,共同為推動我國新能源產業固廢資源化領域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四、征集條件
(一)擁護黨和國家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方針。
(二)合法設立并有效存續的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遵紀守法,自愿申請加入新能源專委會并積極參與各項活動。
(三)在退役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退役動力電池、廢碳纖維復合材料生產經營、回收利用、教學科研、政策法規、標準研究等方面有一定影響和工作基礎。
(四)致力于新能源產業固廢資源化校企合作工作,積極開展建設產教融合和生產實習實踐活動。
五、征集工作流程
請擬加入新能源專委會的會員單位和專家分別填寫《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新能源產業固廢資源化專委會申請表》(附件1)或《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新能源產業固廢資源化專委會政策咨詢專家委員會和技術創新專家委員會申請表》(附件2),加蓋單位公章后,于2022年9月20日前發送至聯系人郵箱并電話確認。
六、新能源專委會籌備組聯系方式
(一)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馬 帥:13811732847
張文達:13593182299
郵 箱:ciar@ciar.org.cn
地 址:北京市東城區法華寺街91號5號樓(100061)
(二)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
曹 陽:13552423236
朱小力:18810042527
郵 箱:345788995@qq.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區橫二條2號華恒大廈601(100000)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