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齊齊哈爾市城鎮污水管網補短板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4年)的函
齊建聯函〔2022〕36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現將《齊齊哈爾市城鎮污水管網補短板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4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齊齊哈爾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齊齊哈爾市生態環境局
齊齊哈爾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2年7月15日
齊齊哈爾市城鎮污水管網補短板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4年)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工作要求,加快補齊城鎮生活污水收集管網短板,提升污水收集效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的《黑龍江省城鎮污水管網補短板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4年)》,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促進鶴城全面高質量發展工作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以提升城鎮污水收集處理效能為目標,以污水提質增效為導向,以加快補齊污水收集管網補短板為抓手,以消除空白區、混接錯接破損和雨污合流制管網新建改造為主攻方向,統籌謀劃、重點突破、精準施策、建立機制,構建完善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體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二)基本原則
政府主導、落實責任。強化縣(市)區人民政府主體責任,明確各部門、各單位具體職責,堅持上下聯動、部門協作、多措并舉,加強統籌協調、分解落實任務、建立推進機制、實行考核問效、強化資金保障。
科學謀劃,系統改造。強化規劃引領和指導,合力確定污水管網布局,結合老舊污水管網現狀,根據不同改造情形,因地制宜編制改造方案,科學選擇施工方案,實施系統性排查整治,分年度制定污水管網新建改造和雨污分流改造目標,壓茬推進,全力攻堅。
問題導向,突出重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以提升污水收集效能為重點,結合現狀實際,系統識別問題,抓住薄弱環節,優先補齊污水管網缺口,填補污水收集管網空白區,解決雨污混接、錯接、漏接問題。
補齊短板,提高效能。推進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提升污水管網運行效能,推動雨污分流、廠網一體、建管并重,提升運行管理水平,實現設施穩定可靠運行,提升設施整體效能。
統籌推進,同步實施??茖W確定年度改造計劃,及早辦理前期手續,堅持污水管網改造與其他管網改造、城市道路改造、城市更新改造同步謀劃、同步施工、同步使用,推行“開春即開工”,倒排工期、節點推進。
(三)新建改造范圍
1.新建城市(縣城)市政污水管道,補齊管網缺口,消除污水收集空白區。
2.改造城市(縣城)市政雨污合流制管道,解決雨季污水溢流問題。
3.改造城市(縣城)存在超使用年限、材質落后、混接錯接、淤積漏損等問題的市政污水管網維修改造,經評估能夠滿足安全運行要求的管道可暫不納入。
(四)工作目標
經過三年努力,新建改造污水管網442公里以上,基本解決污水處理空白、收集效能不足、管道老舊破損、污水溢流直排等問題,雨污分流改造有序推進。到2024年底,全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0%以上,縣城達到60%以上,污水處理廠進廠水BOD濃度達到100 mg/L以上。
二、主要任務
(一)全面排查管網現狀。開展污水管網、雨水管網、雨污合流制管網底數情況排查,摸清雨污錯接、混接、外水漏入點、違規排水戶、斷頭堵塞管、市政“無主”管道或設施等問題管道底數現狀。查明管道水位、末端排口與受納水體標高關系,收集管網關鍵節點的流量、水質信息,結合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普查工作,全面完成污水設施普查。有序推進居民小區、公共建筑及企事業單位內部非市政排水管網的排查管理,提升城市排水管網的系統化運維管理水平。對于排查發現的市政無主污水管段或設施,穩步推進確權和權屬移交工作。(牽頭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落實。以下均需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不再重復列出)
(二)建立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繪制“排水管網一張圖”,建立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逐步實現排水管網建設、運行、養護、檢測、治理等基礎信息的有效融合,實現基于管網地理信息系統的污水管網風險識別與運行效能評估。貫徹落實5—10年為一個排查周期的排水管網長效管理與考核評估機制,實現城市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的動態更新。(牽頭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
(三)加快推進污水管網建設。各縣(市)區要將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建設作為補短板的重中之重,補齊污水管網不足,提高污水收集效能。新建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必須合理規劃服務片區污水收集管網,確保污水收集能力。明確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污水管網建設路由、用地和處理設施建設規模,加快設施建設,消除管網空白區,有效解決生活污水直排問題。結合老舊小區和市政道路改造,推動支線管網和出戶管的連接建設,補上“毛細血管”。(牽頭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四)系統開展污水管網和生活污水直排口改造。對年久失修、淤積漏損嚴重的污水管道、排水口、檢查井加大維修改造力度,提升管網運行效能。有序淘汰磚砌污水檢查井,新建和改造的檢查井推廣使用混凝土現澆或成品檢查井,推廣使用球墨鑄鐵管、承插橡膠圈接口鋼筋混凝土管等管材。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BOD)濃度低于100 mg/L的,要圍繞服務片區管網制定“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明確整治目標、時限和措施。強化城市河湖沿線污水直排和階段性冒溢問題的排查,開展旱天溯源治理。(牽頭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五)大力推進雨污分流改造。新城區建設排水系統應采用雨污分流制。加快推進雨污分流改造,控制雨污合流引起的溢流污染?,F狀為合流制的老城區,應充分考慮雨季管道運行、溢流量、水文條件、水體狀況等因素,結合城市排水管網特點,地形特點、原有排水設施特點,通過截留、調蓄、處理等措施控制溢流污染,還應按城鎮排水規劃的要求,經方案比選充分論證后合理確定雨污分流改造區域。(牽頭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
(六)統籌實施工程建設。合理安排污水管線新建改造工程時序,統籌推進污水管網改造和排水管網等市政管道改造、道路改造等工程時序銜接、同步推進,力爭一次挖掘市政道路、一次敷設管線到位、一次完成道路修復。統籌考慮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優化各類工程的空間布局和建設時序安排,避免因反復開挖、“馬路拉鏈”、“遍地開花”,導致交通擁堵和居民出行不便。管網改造與道路提升改造不同步時,要盡力縮小作業范圍,降低道路挖掘程度。(牽頭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
(七)加強建設排查全過程質量安全管控。各縣(市)區要加強管材市場監管,嚴把排水設施工程質量關,禁止使用低劣管材,工程設計、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嚴格執行工程建設相關標準規范,嚴格進行隱蔽工程檢查、竣工驗收和工程移交,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工程質量監督部門要加強排水設施工程質量監督,未達到國家相關規范標準要求的,不得交付使用。排水管網管護單位要嚴格排水管道養護、檢測與修復質量管理。按照質量終身責任追究要求,強化設計、施工、監理等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推行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制度。在污水管網排查和管道施工時要嚴格落實有限空間作業各項工作要求,避免因排水管道施工破壞燃氣管道引發爆炸事故,堅決避免管道施工和排查出現亡人事故。(牽頭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八)嚴格落實排水許可制度。嚴格落實《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和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制度,到2025年,城市重點排水戶排水許可證應發盡發。嚴格落實工業企業廢水排入城市生活污水管網清退政策,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工業企業廢水排放情況排查和排入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影響評估,嚴格禁止可能影響污水處理廠運行效能、出水穩定性和生態安全性,以及污泥處理處置途徑的工業廢水排入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已經排入的要限期清退。(牽頭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九)建立健全管網管理機制。推廣實施“廠—網”一體化專業化運行維護,保障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系統性和完整性。建立健全“小散亂”規范管理制度,整治沿街經營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污水亂排直排。建立健全市政管網私搭亂接溯源執法制度,嚴禁在市政排水管網上私搭亂接排水設施,杜絕工業企業通過雨排系統違法排污,各縣(市)區排水及污水處理行業主管部門、生態環境部門要會同本級相關部門強化溯源追查和執法,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牽頭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十)提升排水設施智能化管理水平。充分運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技術,推動排水設施普查工作手段、模式、理念創新。建立排水戶、小區管網、背街小巷管網、市政排水管網、污水處理廠及市區內河一體化、動態管理模式,形成數據一張圖,統籌建設、改造、監管和運維。在設施普查基礎上,有條件的地區鼓勵依托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推進排水設施智能化管理,對管網等運行數據進行實時監測、模擬仿真和大數據分析,及時預警和應急處理,保障設施安全運行。(牽頭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
(十一)有效銜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和成效鞏固。全面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排查整治,結合水體黑臭原因,科學制定整改方案,將污水管網補短板作為黑臭水體控源截污的重要措施,做到統籌安排、系統考慮、整體推進。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建立長效污水管網排查養護機制,夯實黑臭水體治理基礎。(牽頭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三、三年攻堅行動計劃
——2022年新建改造污水管網98.3公里以上:各縣(市)區要在全面摸清管網信息的基礎上,結合省級下達任務,在7月25日前形成本地區三年落實方案。加快辦理2022年污水管網新建改造項目前期手續,7月15日前全面開工,11月底前全面完成年度改造任務。科學謀劃2023年改造項目,完成各項前期手續辦理和勘察設計等工作。
——2023年新建改造污水管網176.5公里以上:各縣(市)區要在2022年工作的基礎上,持續推進污水管網新建改造工作,確保“開春即開工”,6月底前項目開工率達到100%,11月底前全面完成年度改造任務;謀劃2024年改造項目,完成各項前期手續辦理和勘察設計等工作。
——2024年新建改造污水管網167.41公里以上:各縣(市)區要全面總結前兩年改造經驗,進一步理順、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對照三年改造任務,梳理前兩年改造成果,進一步查漏補缺,以雨污分流改造為重點,全力做好管網改造三年行動收官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政府是污水管網補短板的責任主體,要完善組織領導體制,強化責任落實。按照本方案要求,制定本地區城鎮污水管網補短板行動實施方案,建立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和工作臺賬,實施專班專項推進,強化要素保障,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完成今年開工、明年攻堅、三年收官的改造任務目標。各縣(市)區實施方案應于2022年7月25日前報市住建局備案。
(二)強化項目監管和調度。市住建局將加強對各縣(市)區的監督指導,開展不定期督導檢查,確保年度任務按時完成。自7月起,各縣(市)區主管部門每半月將本縣(市)區項目進展情況報送市住建局。
(三)嚴格考核問效。省委將污水管網新建改造任務列入市(地)責任目標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將定期調度進展、實施節點考核、核實年度成果等方式,對任務完成情況實行閉合管理。
(四)加大資金保障。按照財政事權與支持責任相適應原則,各級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城市污水管網排查檢測、污水管網新建改造等工作。要嚴格按照三年攻堅行動確定的年度城鎮污水管網新建改造任務、改造項目、改造標準等規范資金使用和管理,嚴禁資金挪用、串項。
(五)加強宣傳引導。各縣(市)區要加強城鎮污水管網新建改造的宣傳和輿論引導,妥善處理改造工作給群眾造成的不便,充分發揮社區、街道的作用,耐心細致做好群眾工作,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有利于工程改造建設的輿論氛圍。
(六)嚴肅追責問責。市直有關部門將組織行業專家定期開展實地踏查、明察暗訪、現場指導,充分利用通報、約談、掛牌督辦等手段,并對存在不擔當、不作為、整改緩慢、敷衍了事、推進不力等問題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建議相關部門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