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8日,我市制定出臺了《襄陽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現將《規劃》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指導思想
《規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遵循“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發展戰略及“碳達峰、碳中和”決策,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保障能源安全為首要任務,以改革創新為驅動力,提升能源智能高效利用水平,為實現“加快建設美麗襄陽、率先實現綠色崛起”,爭當全省高質量發展和中部地區崛起的排頭兵提供堅強的能源保障。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安全發展。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提高能源自給能力,推進能源輸入通道建設,多措并舉、多能互補、量質齊抓,保障能源供應安全。
(二)堅持清潔低碳。加快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及大氣污染治理任務,加快終端用能清潔替代,優化能源布局和結構,實現可再生能源發展水平和利用規模新跨越。推進發展分布式能源、智能電網、儲能等新型能源利用方式。
(三)堅持高效發展。以系統節能為基礎,以高效用能為方向,把節約能源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和能源發展的全過程。充分運用現代能源新技術,強化多種能源融合發展,推進能源互聯網示范應用,推動能源綠色智能高效轉型。
(四)堅持創新驅動。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著力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集中攻關。著力提升能源技術水平和競爭力,推進能源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
(五)堅持服務民生。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補強民生供能短板,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平,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補齊農村地區、城鄉結合部等能源發展短板,讓人民共享能源高質量發展紅利。
三、發展目標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全市能源發展總體目標是深入踐行能源安全戰略,努力構建現代能源體系。能源保供能力不斷增強。2025年,全市能源綜合生產能力預期為330萬噸標煤,發電裝機總容量達到約1160萬千瓦,煤炭儲備量達到235萬噸,天然氣儲備調峰能力達到230萬立方米。能源低碳轉型不斷深化。持續推進全市能源結構優化,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1.4%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到56.03%,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提升5.03%。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節能降耗成效顯著,單位GDP能耗五年累計下降13.5%,達到國家、省規定的約束性指標。到2025年,煤電機組單位電量供電煤耗下降至297克/千瓦時,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5%左右。能源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城鄉供能基礎設施均衡發展,電、氣、冷、熱等多樣化清潔能源可獲得率顯著提升。城鄉電網供電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各電壓等級配電網絡協調發展,基本建成現代化配網體系。多路氣源有效供給,城鎮居民管道氣化率達到100%。
四、重點任務
為實現發展目標,《規劃》提出6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一)構建能源多元供給體系。通過外引優質石化能源、內挖可再生能源潛力來構建全市多元化的能源體系,持續提升全市能源供應能力。2025年,全市發電裝機達到1160萬千瓦。其中:煤電472萬千瓦、氣電38萬千瓦、水電73萬千瓦,風電165萬千瓦、光伏發電383萬千瓦、生物質能14萬千瓦、其他電源裝機15萬千瓦。積極推進工業園區集中供熱和城區集中供熱工程,謀劃推進核能供暖。增強常規能源供給能力,實現來源多元化、運輸通道多樣化。
(二)構建能源高效輸送體系。建立高效、便捷、互聯互通的能源輸送“高速網絡”。按照電源與電網協調發展、供電與用電智能互動、服務與價格統籌兼顧的要求,以區域電網主干網架為重點,加強電網建設,提升輸送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服務質量,打造國內一流電網。推進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提高天然氣安全、穩定、增供能力,不斷提高天然氣利用經濟、社會效益。
(三)構建能源應急儲備體系。加快推進我市能源儲備設施建設,提升能源應急儲備能力,“十四五”期間增加煤炭儲備能力130萬噸,增加天然氣儲備調峰能力177萬立方米。
(四)構建能源清潔消費體系。積極推進能源消費革命,貫徹落實“雙碳”目標,“十四五”期間我市能源消費從控煤擴電(氣)、清潔替代、智慧綜合用能等方面優化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提升能源效率和減碳利用的能力。
(五)構建能源創新裝備體系。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政策機遇,加強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撐,突出“強龍頭、補鏈條、聚產業”,堅持資源優勢與產業培育融合發展、創新驅動與產業升級互促發展、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協調發展,壯大能源裝備產業、打造千億儲能產業和培育氫能全產業鏈,全力構建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新格局。
(六)構建能源服務管理體系。以能源體制改革為契機,深入推進能源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優化用能營商環境,扎實開展能源安全隱患整治,建立健全能源現代化治理體系。推進能源市場化改革、優化用能營商環境、深入開展隱患整治、全面加強全過程監管和監管能源環境影響。
原標題:《襄陽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