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目前我國新能源車銷量已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隨著新能源車發展技術水平不斷提升、需求不斷擴大,未來新能源車市場或將迎來更快發展。
伴隨新能源車保有量上升,隨之而來的是充電樁需求的不斷增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提出,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廣智能有序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居民區充電服務模式,加快形成適度超前、快充為主、慢充為輔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加強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研發,提高充電便利性和產品可靠性。
有業內人士預測,2025年全國充電樁保有量達2000萬個。當前,多個省市已加快充電樁/換電站建設步伐,并出臺相應扶持政策。
北京:2025年累計建成充電樁70萬個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全力推動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結合重點區域建設、城市更新、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等,構建“以居住地、辦公地充電為主,社會公用為輔”的充電設施網絡。到2025年,累計建成各類充電樁70萬個,平原地區公共充電設施平均服務半徑小于3公里。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
上海:網、樁、車融合發展
《上海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車樁比達到了1.1∶1,為新能源汽車推廣營造良好環境。
“十四五”時期將新建20萬個充電設施,建設45個以上出租車充電示范站,支持電動汽車發展。按照“互聯互通、有序可控、安全智能、共建共享”的原則,開展新型充電基礎設施創新試點,通過充電設施互聯互通破解用戶充電難問題,通過智能有序充電緩解電網調峰矛盾,力爭形成50萬輛車、50萬千瓦有序充電能力,實現網、樁、車融合發展。
重慶:給予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資金支持
《重慶市加快建設充換電基礎設施工作方案》明確指出,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充電樁超過24萬個,其中公共快充樁3萬個,建成換電站200座,形成適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優先滿足公交車、出租車、物流車及中重卡運營類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合理建設用地需求,以及有明確要求的新能源車輛的充換電專用場地用地需求。
財政支持上,落實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市級財政資金補助政策,重點支持服務質量優質的充換電場站,加強大功率充電、車網互動等示范類設施的補貼力度,促進行業轉型升級。鼓勵各區縣制定相應支持政策,給予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資金支持。
武漢:打造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標桿城市
《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實施方案(2022—2023年)》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推廣應用,為全市新能源汽車市場注入新活力,構建新能源汽車換電示范新生態,帶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蓬勃發展,打造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標桿城市,助推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到2023年底,全市累計推廣換電新能源汽車18000輛,建成換電站100座(按單車道計算)。
浙江:2025年公共領域充電樁達8萬個以上
《浙江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快綜合供能服務站、充電樁建設,到2025年,建成綜合供能服務站800座以上,公共領域充電樁8萬個以上、車樁比不高于3∶1。開展新型充換電站試點。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