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常見的水污染、大氣污染、固廢污染等,目前新污染也進入視野,逐漸侵入人們的生活,并造成潛在危害。污染物多樣,環境監測便成了第一道“防護網”,開展污染識別工作。
自然的,對于環境監測的需求也在不斷深化。第一,監測內容增加;第二,監測范圍擴大。
就新污染物來說,其污染物來源廣泛,且有新增污染可能,環境監測避免不了需要新增監測內容。而我國目前還未形成全覆蓋的環境監測體系,對于一些行業或企業的監測不夠完善,監測范圍需要繼續增加。
此前,生態環境部就明確表示,力爭今年年底前,推動更多火電企業開展CO2在線監測,加快構建監測網路。該信號看似指向火電企業,但實際上,環境監測需要各個行業企業的深入推進,只是推進時間存在早晚。
無論從以上哪個維度來說,趨于利好的必然要算環境監測儀器一個。
從當下的市場環境來看,我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的重要企業營收毛利率基本可達40%及以上。有人認為,一個企業的正常水平毛利率在25%左右,40%的盈利水平,足以看出環境監測儀器行業前景可觀,“錢景”更可觀。
國產化替代加速中,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至關重要。因精密儀器技術要求高、制造難度大,有相關核心技術的企業可以說在全球范圍內都一度處于壟斷地位。正因如此,多地方發布文件并提出要發展壯大精密儀器設備產業集群,推動國產精密儀器發展。
環境監測設備作為精密儀器的一個分支,同樣也擔負著推動國產化的任務。
如,近日,聚光科技下屬公司成立的浙江青科質譜儀器創新有限公司進入建設運營階段,再度深化精密儀器產業布局,力圖助推我國精密儀器相關技術領域的進步升級。本網會員企業山東格林凱瑞精密儀器有限公司也一直在用自己的力量助推著國產化替代,GL-600多參數水質測定儀、GL-7100紅外分光測油儀等等均實現了多次技術升級,收獲了一波“點贊”。
包括連華科技這家在監測儀器設備制造研發行業深耕了幾十年的企業,也在今年4月視環會春季展的開展期間表示,未來將加速推動企業自身水質檢測儀器的研發與創造,嘗試擴大國產精密儀器的市場占比……
環境監測儀器國產化火了,高端環境監測儀器國產化替代更是期待值高漲。
未來,在環境監測范圍與內容擴大與精密儀器國產化替代的需求增大的背景下,期待高端環境監測市場出現更多有實力的國產品牌,環境監測行業創造出更多可能。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