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市按照“城鄉一體、網格布局、全域覆蓋、閉環運作”的工作思路,前中末端全鏈條閉環體系齊頭并進,推行集中投放點位網格化、點位建設標準化、轉運提升科學化、分類清運規范化、車輛管控信息化、終端處置資源化、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化,形成了“前端‘兩定四分’網格化+中端收集運輸規范化+末端處理設施標準化”的義烏模式。
01 前端全面撤桶并點,首創網格化布局全覆蓋
全面撤桶并點,創新實施“兩定四分”集中投放網格化布局模式。以路、街、巷為界限,科學布點,將沿街店面、區域內小企業的生活垃圾一并就近納入網格管理,300戶、1000人、服務半徑150米左右設置一個投放點位,按照全市統一的“三通”(通水、通電、通網絡)“三統一”(統一外觀式樣、統一宣傳內容、統一監管制度)標準建點。
目前,義烏已累計建成投運“兩定四分”點位1903個,其中城鎮點位1445個實現全覆蓋,農村點位458個覆蓋144個行政村,全面落實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專人管理,實現源頭精準分類。
02 中端提升設施車輛,實現規范化收運全覆蓋
以環衛體制改革為抓手,形成以環境集團為主、市場化服務為輔的垃圾分類清運網絡。全市清運車輛統一顏色標識、公示監督電話,通過壓縮式、封閉式、桶車對接作業模式實現分類清運;已累計配置分類運輸車輛399輛,落實“五定管理”(定時定點定車定人定路線)。
義烏已對全市轉運站進行撤并改建,累計新建、改造提升轉運站9座,實現了3噸分類清運車與16噸分類轉運車的對接作業,大幅提升運輸效益。
03 末端打造樣板項目,落實標準化處置全覆蓋
全面打通垃圾分類處置最后一公里,推行分類處置“一張網”。高標準打造集垃圾處理、科普教育、休閑娛樂、工業旅游于一體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和餐廚垃圾處理中心,焚燒處理能力3000噸/日,餐飲垃圾、廚余、地溝油3條處置線日均處理能力分別為100噸、100噸、30噸;加快推進餐廚二期項目建設,計劃新增處理能力300噸/日,處置總規模達到530 噸/日。
全市建成投運綜合性再生資源分揀中心13個,基本實現鎮街全覆蓋,實現可回收物應收盡收;完善有害垃圾處理體系,由環境集團統一收集、金華市萊逸園環保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2021年收集、處理有害垃圾48.9噸。
04 宣傳引導多途徑,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
做好“入戶、入行、入心”三件事,通過全市1903個“兩定四分”點位實現宣傳全覆蓋。深化“八進”活動,結合黨建垃圾分類主題月、黨員垃圾分類義務日等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宣教、引導、示范工作,全市組建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1000余支,每年開展“八進”活動1萬余次、垃圾分類主題活動50余次。
05 長效管理多舉措,人居環境有了大提升
義烏市通過“三個嚴”抓長效管理,營造優越的人居環境。嚴監管,推行網格化管理,將垃圾分類融入全市“黨建+單元”作戰體系;強化數字賦能,建設全市統一的線上線下融合的垃圾分類管理服務體系,實現信息共享、智慧管控。嚴執法,貫徹落實《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開展多方位、多層次的普法活動,2021年累計發放宣傳折頁31萬份、宣傳海報35.76萬份、宣傳巡演21場、培訓600余次。執法監管網格化,對垃圾分類違法行為予以嚴管重罰,并納入信用信息系統,2021年共處罰違法行為8178例、罰款131.6萬,以嚴格執法成效保證垃圾分類實效。嚴考核,垃圾分類納入年度績考及鎮街“紅黃旗”攻堅競賽考核體系,持續開展垃圾分類攻堅競賽、強化月等活動,以問題導向促成效。
原標題:2022年浙江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巡禮(18)| 義烏市:精準施策 全程分類 奮力打造生活垃圾分類“義烏模式”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