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各地因地制宜開展清潔取暖改造,北方地區已完成散煤治理約420萬戶,2022年將繼續穩妥推進散煤治理工作。
為實現美麗中國和“雙碳”目標,“十四五”將是推進環保與氣候雙輪驅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時期,散煤治理下一步依然任重道遠,亟需破除可持續性發展障礙,以應對諸多挑戰。
根據《中國散煤綜合治理研究報告2021》:
“十三五”期間,以大氣污染防治為抓手,我國散煤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在工業小鍋爐淘汰關停、散亂污企業整治、窯爐專項治理、北方清潔取暖等領域均取得不錯的成績。
工業散煤削減超1億噸,重點區域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小鍋爐已基本清零;民用散煤共削減約7000萬噸,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約3500萬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空氣質量因此得到明顯改善。
“十四五”時期,民用散煤治理將是重中之重,除因地制宜選定技術路線外,還應出臺相關政策,如《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規劃(2022-2025年)》,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建議改造規模2000余萬戶,削減散煤5000余萬噸。
不過,專家指出,雖然已有明確的目標方向,民用散煤治理之路卻并不好走。
一方面,“改而不用”問題突出。調研數據顯示,部分“煤改電”地區改而未用、基本不用、低水平使用的用戶,約占總改造戶數的七至八成。且當前潛在一定數量的返煤用戶,隨著補貼退坡,這部分人數還會有增長。
另一方面,農村自建房居多,如何開展用戶側建筑能效提升也需要考慮。再者如何實現低成本的“光伏+”或是天然氣、生物質能替代;新能源采用哪種安裝辦法、怎么與電網結合等技術層面的問題也要妥善解決。
業內人士認為:“相比‘十三五’時期,散煤治理已經進入第二階段。在大氣污染防治要求并未放松的背景下,減污降碳協同治理、鄉村振興等要求加速改變農村用能結構。民用散煤治理將是一場常態化硬仗,尤其是縣級及以下地區減煤比較難”。
當然,好的一面是,目前我國已形成許多試點縣市的“樣板”,積累了經驗。在“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煤則煤”的原則下,民用散煤治理將建立起長效機制,實現多措并舉、科學推進。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