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住建部等18個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光陣容就令人側目。方案明確表示,深圳等11個城市和雄安新區等5個特殊地區的改革試點已經取得明顯成效。
當然,不能否認的是,固體廢棄物處置方面能做的工作還很多。
據第二輪第四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向5地2企反饋的情況來看,廢棄農膜回收、尾礦綜合利用、磷石膏消納、固廢處置項目推進滯后、污泥非法傾倒、建筑垃圾違法填埋等等問題,大多涉工業固廢處理和危廢處理,也是目前環境執法聚焦的兩大重點。
再加上,生態環境部剛剛公開了最新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集中通報典型案例,就包括石墨廢渣違規處置,采礦廢石、建筑垃圾、礦渣等固體廢棄物違規貯存和傾倒等現象,環境風險和隱患突出。
由此可見,固廢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置,作為“無廢城市”建設中的核心內容,攻堅之路任重道遠。
方案要求,推動 100 個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顯然,“無廢”試點探索出的各類經驗都到了“收獲季”,逐步推廣的條件基本成熟,將更多的城市納入“無廢城市”建設范疇,將大幅推進固廢處置,尤其是危廢處置和再生資源利用的步伐。
而經過一輪試點后,我國“無廢城市”建設標準體系也在進一步完善。方案就明確給出了《“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2021 年版)》,將5 個一級指標、17 個二級指標和 58 個三級指標納入其中。
參考試點城市的經驗可以發現,“無廢城市”建設初步選擇了3級指標體系,這也是一部分試點的標準答案。如北京經濟開發區采用的3級指標體系包含了5個一級指標,18個二級指標和43個三級指標;中新天津生態城采用的3級指標體系包含了5個一級指標、8個二級指標和23個三級指標。
此時,再添“無廢城市”名單,哪些城市有比較大的“勝算”呢?歡迎留言談談你的想法哦~
首先,早早開啟了全域“無廢城市”建設的浙江省有望在紹興之后再添“新秀”。
杭州、溫州的建設進度就很樂觀,杭州緊跟著《浙江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就印發了《杭州市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并且在推廣經驗時點名杭州助小微產廢企業的十項舉措、臨平的“無廢農業”模式、西湖的智慧醫療廢物監管、蕭山“蕭鈴鐺”回收模式等多類“無廢細胞”建設成果。
溫州也不遑多讓,鹿城區的“大環衛”和有害垃圾收運“雙循環”、洞頭區陸海同治打造的“無廢島”、龍灣區政企民三方合力的技術聯盟等均作為標桿被推廣。目前,溫州的“無廢校園”、“無廢景區”、“無廢企業”、“無廢醫院”、“無廢酒店”、“無廢4S店”等建設均在有條不紊進行中。
再者,山東青島、廣東珠海、四川成都、河南三門峽、廣西柳州、吉林長春、貴州畢節、江蘇南京等城市在“無廢化”轉型方面各有千秋,基礎建設完整度較高,管理能力也有目共睹,爭奪100個名額的勝算顯見不小。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