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在线观看,色偷偷伊人,免费一级毛片不卡不收费,日韩午夜在线视频不卡片

正在閱讀:全文實錄 | 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新聞發布會實錄
資訊中心


全文實錄 | 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新聞發布會實錄

2021-11-12 09:36:55來源:江蘇生態環境 蘇小環 關鍵詞:危險廢物危廢處理設備閱讀量:14377

導讀:2021年11月11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江蘇省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建設背景及主要功能。
  為全面落實新《固廢法》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有關固廢監管信息化建設要求,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生態環境廳著力建設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對危險廢物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進行全環節全過程管理。2021年11月11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江蘇省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建設背景及主要功能。
 
  孫健: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
 
  江蘇省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在全國實現了“三個率先”和“三大變革”。率先在全省域推行“電子二維碼”管理;率先實現危險廢物產生情況在線申報、管理計劃在線備案、轉移聯單在線運行、利用處置情況在線報告和全過程在線監控;率先做到供需雙方線上直接交易,以及申報方式變革,變之前的月度、季度、年度事后補報為現在實時申報,解決了底數不清問題。管理方式變革,變過去案發被動發現問題為現在及時預警提醒,解決情況不明問題。服務方式變革,變過去企業主動申報方才納入服務對象,為通過收集體系建設提供“地毯式”服務做到應管盡管,解決監管盲區問題。為提升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管能力、守好安全處置底線提供了有力支撐。
 
  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省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楊新芝處長、省固體廢物監督管理中心錢亞洲主任、省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吳昌子主任。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由我主持,我是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孫健。
 
  首先,請省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楊新芝處長介紹江蘇省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建設背景。
 
  楊新芝: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新修訂的《固廢法》信息化建設要求以及生態環境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近年來,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在全國率先推進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建設,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斷強化環境監管能力。根據發布會安排,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建設背景情況:
 
  一、系統建設依據
 
  一是新修訂的《固廢法》為危險廢物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固廢法》第十六條、第七十五條明確提出了由政府部門建立信息化監管體系,通過建立信息平臺、采用全過程監控和信息化追溯等手段進行危險廢物管理的要求。
 
  二是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函〔2021〕47號)提出了工作要求。明確各地要完善危險廢物環境管理信息化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推行視頻監控、電子標簽等集成智能監控手段,實現對危險廢物全過程跟蹤管理。
 
  三是省委、省政府明確了強化危廢監管的具體措施。自響水“3.21”事故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工作。去年省委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專項巡視反饋意見也指出危險廢物數據存在“采集準確性、可信度,漏報少報不報”等問題。吳政隆書記作出了有關“拿出危廢污染源監管的硬措施,確保從危廢產生、存儲、運輸到處理處置等全過程、全流程、全周期安全可控”的批示要求。
 
  二、全省危險廢物基本概況
 
  我省工業經濟總量大,產業結構偏重,危險廢物產生量長期處于高位,是全國危險廢物污染防治任務重、壓力大的地區之一。2020年,全省申報產生危廢單位共有4萬余家,申報產廢量600多萬噸,申報單位數和產廢量均位于全國前列。危廢利用處置能力1500萬噸/年,總體能夠滿足全省實際需求。
 
  同時,我省繼續加大涉危險廢物案件查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轉移、傾倒等違法行為。今年以來,全省累計出動執法人員3.2萬人次,開展執法檢查1.3萬余次,辦理涉危廢案件1000余起,罰款1.3億元。公安機關累計偵破涉危廢刑事案件126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90人,始終保持對涉危廢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
 
  三、系統建設情況
 
  針對我省危險廢物面臨的復雜形勢,為深入解決危廢監管、處置利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我省加強頂層設計,圍繞“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目標,在全國無先例可循的情況下,堅持“邊調研、邊試點、邊開發、邊探索、邊推廣”的工作基調,積極探索建設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我廳固體處、固管中心、監控中心三家單位積極推進,先后召開廳長專題會議6次、協調推進會67次、地方座談會15次、現場推進會3次。2020年11月18日系統主體功能上線試運行,今年6月底前全省所有涉危廢企業已納入系統管理,系統數據整體遷移至省大數據中心,于7月10日正式運行。危廢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是集危廢實時申報、過程追蹤、視頻監控、提醒預警、自由交易等功能于一體的業務管理和監督平臺。
 
  截至目前,系統企業用戶為4.6萬余家、危廢產生源25.5萬個、危廢貯存設施6.6萬個,轉移11.8萬批次,轉移量147.3萬噸。系統日均訪問量40多萬次、訪客數1.5萬人、平均停留時間20分鐘,成為生態環境領域用戶使用度最活躍的平臺。
 
  下一步,我廳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完善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強化系統數據運用,構建“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留痕”的完整信息鏈,為切實加強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做好信息支撐。
 
  我的介紹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孫健:下面,請省固體廢物監督管理中心錢亞洲主任介紹江蘇省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主體功能。
 
  錢亞洲:大家上午好!剛才固體處楊處長介紹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建設背景情況,接下來,我來介紹系統主要功能。系統架構為“1+N”(“1”即數據協同管理和智能決策分析智能監管平臺,“N”即數據監控、視頻監控、工況監控等多維度監控系統),對危險廢物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進行全環節管理,目標做到“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留痕”,實現危險廢物產生情況在線申報、管理計劃在線備案、轉移聯單在線運行、利用處置情況在線報告和全過程在線監控,為提升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管能力、守好安全處置底線提供了有力支撐。系統的特色功能主要包括:
 
  一、危廢源頭“一網打盡”,確保應管盡管。
 
  根據廢物來源建立企業來源、政府來源、應急來源等分類管控機制,從源頭上堵住危廢監管漏洞。企業來源危廢根據危險廢物產生量、危險特性和行業特征等實行分級分類申報,改變傳統的“月報、季報、年報”申報模式為實時申報,將繁瑣的危廢數據“化整為零”,實行規范化精細化管理。對面廣量大的小散源,鼓勵地方自建小微收集平臺與省系統對接,提供危廢輔助申報“環保管家”服務,有效拓展危廢收集區域和種類。政府來源和應急來源危廢以政府申報為主體,對收繳查獲、不明來源、應急處置等存量源危廢實行兜底監管,政府部門上傳處置方案,將存量源危廢逐包裝錄入系統,做到“清楚申報、規范轉移、安全處置”。同時,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豁免管理清單,豁免利用處置單位經屬地生態環境部門備案后納入系統,根據設定的豁免流程轉移危廢,嚴防“體外循環”。也就是說,今后全省危險廢物無論種類多少、數量大小還是來自何處,均納入系統線上監管,真正做到應管盡管。
 
  二、涉廢企業“碼上管理”,確保全程可溯
 
  針對各類檢查巡查反饋的“危廢數據采集準確性、可信度不高,漏報少報不報等”問題,我省下大力氣拿出監管的硬措施,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對全省4萬多家涉廢企業開展“四清單”、“六環節”和“碼上管理”。
 
  建立涉廢單位產生源、貯存設施、自行利用處置設施和利用處置設施“四清單”,健全危險廢物產生、貯存、自行利用處置、委外轉移、利用處置、利用處置后“六環節”全周期管理機制。將傳統的危廢標簽改為二維碼電子標簽,從產廢端開始所有危險廢物按包裝建立電子二維碼身份證,實現危廢全過程“碼”上管理的監管模式。任何人員都可通過掃碼查看危廢各個環節流轉過程,實現危險廢物“快遞式”的全生命周期追溯。
 
  產廢環節對危廢產生源和包裝分別實行綠色、橙色標識(含二維碼)編號管理,通過二維碼關聯設施信息和包裝信息,實時記錄危險廢物的空間信息和時間信息,產廢企業清楚明白危廢“在哪產生、放在哪里,去了哪里”。貯存環節實行貯存設施黃色標識(含二維碼)編號管理,每件危廢必須掃碼入庫,系統通過二維碼信息,建立從產生到貯存的追蹤鏈條。對重點涉廢單位(年產生1000噸以上產廢單位及經營單位)的貯存設施出入口、倉庫內部、運輸通道等關鍵點位進行視頻監控,目前已接入1335家企業視頻。自行利用處置環節實行自建利用處置設施綠色標識(含二維碼)編號管理,企業通過掃碼實現快速填報危廢自行利用處置情況,有效防范環境風險。轉移環節做到“網上轉,全留痕”。
 
  省內轉移,產廢單位在轉移出庫時對運輸工具開展“五必查”,對車輛及駕駛人運輸資質、裝載危廢適用類別等內容進行檢查。經營單位通過手機端“江蘇環保臉譜”微信小程序按危廢包裝掃碼簽收,拍照上傳現場照片,系統自動定位簽收地點實際坐標,印證轉移聯單接收地址是否與拍照地址相符。經營單位超過48小時不掃碼簽收的,系統自動禁止其他轉移行為。另外,為督促危險廢物經營單位落實主體責任,根據國家要求,對企業違反許可條件和污染防治措施情形的,系統將在一定期限內限制其接收危險廢物,防范環境危害發生或擴大。
 
  比如,計劃對未按入場分析標準接收危險廢物、接收無二維碼危險廢物或掃碼簽收弄虛作假以及未按規定填寫、運行危險廢物轉移電子聯單等行為超過3批次及以上的,系統擬暫停接收危險廢物服務功能30天。跨省轉移,主動銜接跨省轉移審批系統,對接國家危廢管理系統,及時掌握危廢跨省移出和移入情況。跨省移入危廢在貯存前按我省要求制作粘貼橙色標識(含二維碼),經營單位清晰了解危廢“有何特性、怎么分析、如何處置”。利用處置環節做到“真處理,全閉環”。
 
  危廢利用處置設施實行綠色標識(含二維碼)編號管理,每件危廢通過掃碼,選擇不同編號的利用處置設施,出庫完成最終處理。利用處置后環節設置獨立申報流程,經營單位按日如實申報再生產品、不按固體廢物管理產物、一般固廢、次生危廢產生、貯存和去向情況,申報信息將與許可信息關聯,實行閉環管理。也就是說,在江蘇,每袋(桶)危險廢物都有自己的“電子二維碼身份證”,其停留的每個地方也有“電子二維碼”監管。
 
  三、管理部門“智慧監管”,確保風險可控
 
  聚焦危廢監管需求,不斷拓展“互聯網+監管”應用的廣度和深度,提升“數字化、可視化,非現場、不接觸”監管水平。強化數據應用。全面開展系統數據分析挖掘與應用,深化焚燒設施工況、視頻監控和大數據分析等應用能力,對危廢利用處置設施不正常運行、危廢超期貯存、超量貯存、異常轉移等異常情況,根據風險指標評估體系進行相對應的預警與應急響應,實現各類風險即時預警提醒。強化區域監控。建立全省危險廢物“一張網”,基于大數據、GIS、可視化技術提供多維度、多層面的危廢信息與畫面展示,開展可視化分析,包括區域危廢分析專題、企業分析評價專題、風險預警分析專題、企業綜合監控專題、視頻監控分析、數據交換專題等,便于管理人員直觀、立體掌握危廢的總體情況,實行危廢數字化管理。統一指揮調度。
 
  系統納入省-市-縣-鄉(鎮)共用的生態環境指揮調度系統,實現視頻會商、數據分析、輔助決策、指揮調度等功能,提升危廢執法指揮調度能力及執法精度,切實提高省市協同作戰能力。互聯融合共享。與全國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實時對接,共享危險廢物電子轉移聯單、管理計劃、申報、轉移等信息,實現危廢跨省轉移聯單電子化。對接省化治辦危險化學品全生命周期系統,提供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置單位信息;與省交通運輸廳開展“先鋒綠源通”黨建聯盟結對共建,加強對全省危險廢物轉移的協同監管。以上“智慧監管”舉措能有效化解基層“沒人管、不會管”的問題。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通過建設江蘇省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實現全省危廢產生情況明了、貯存風險低、轉移可追溯、利用處置全閉環,切實提升了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和安全處置水平,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在日趨嚴格的固廢監管新形勢下,我省將繼續推進系統建設,為全國提供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管理更多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最后,謹向各位媒體朋友們長期以來對江蘇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謝!
 
  孫健:下面有請各位記者朋友進行提問。
 
  新華日報記者許海燕:聽了剛才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基于“一企一檔”(企業“環保臉譜”)向企業提供了電腦、手機和微信小程序等多種申報方式。我們想了解一下這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孫健:這個問題請省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吳昌子主任回答。
 
  吳昌子:江蘇企業“環保臉譜”,是我省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工具,是依法依規監管和有力有效服務的有機集合。其中一項內容就是整合了企業填報的各類生態環境業務系統,這當中就包括了危廢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企業只需要使用“環保臉譜”或者“一企一檔”的賬戶登錄,就可以開展危廢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填報,也可以查看自己填報的內容及歷史記錄。
 
  目前,全省已有5.6萬家企業通過“環保臉譜”進行相關業務申報,累計登錄次數達百萬余次。今年9月至今,全省已有4.6萬家企業通過“環保臉譜”使用“危廢管理”,使用次數達76.7萬次,有448家經營單位已使用微信小程序完成危廢掃碼簽收,已簽收4.8萬筆聯單、68萬批次。
 
  此外,我們也正在開發進一步的功能,比如通過數據比對分析發現的問題預警,通過該系統自動推送給企業,企業可以通過該系統及時查看問題、進行排查整改,做到及時提醒、及時整改,既壓實企業主體責任,也幫助企業守法。
 
  南京晨報記者劉通:我們知道根據《固廢法》,危險廢物管理計劃、申報登記、轉移聯單、經營記錄簿等制度構成了危險廢物管理的基本制度,江蘇省生態環境部門也很早實現上述制度的信息化管理。我想請問為什么要開發建設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對危險廢物實施全生命周期監管?通過什么措施來實現全生命周期監控?
 
  孫健:這個問題請省固體廢物監督管理中心錢亞洲主任回答。
 
  錢亞洲:我們知道根據《固廢法》,危險廢物管理計劃、申報登記、轉移聯單、經營記錄簿等制度構成了危險廢物管理的基本制度,江蘇省生態環境部門也很早實現上述制度的信息化管理。我想請問為什么要開發建設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對危險廢物實施全生命周期監管?通過什么措施來實現全生命周期監控?
 
  危險廢物從產生、貯存、自行利用處置到委外轉移、集中利用處置、利用處置后是一個從“搖籃到墳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過程。江蘇原有的危險廢物管理計劃、申報登記、轉移聯單、經營記錄等信息化管理模式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在實踐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信息申報不及時、危險廢物不能追溯跟蹤等,某種程度上還不能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涉廢案件還是頻發。為此,必須加快開發建設一個功能齊全的平臺,通過全生命周期監管切實解決上述問題。新系統重點抓住了三個關鍵舉措,即“實時申報、全過程追蹤、智能化監管”。
 
  1、實時申報。改危險廢物產生“月度、季度、年度”申報為實時申報,這是現行危廢管理制度的一大變革,是遲早要解決的問題,江蘇率先做了探索,并取得了較好成效。危險廢物產生即申報,系統為每袋(桶)危險廢物自動生成唯一的“危險廢物電子監管二維碼”身份證,并打印、粘貼于危險廢物包裝物上,記錄其相關產生來源、理化特性、包裝方式、數量等信息。整個過程信息記錄完整,責任明晰到危險廢物產生一線操作人員,實現“源頭管理精細化”工作目標,壓縮人為數據造假空間,做到“底數凊”,提升監管效率。
 
  2、全過程追溯。危險廢物產生后,系統通過“電子監管二維碼”詳細記錄其貯存、轉移、利用處置和次生產物等過程的發生時間、相關設施、操作人員等信息,實現全過程留痕。管理人員或公眾可通過微信掃碼查看詳細信息。產廢單位也可隨時掌握產生多少危廢、放在哪里,轉移給誰,有沒有到利用處置單位,有沒有被利用處置掉,每個環節的操作人員是誰。經營單位隨時知道接收的危廢來自哪里,是不是這個產廢單位的,與聯單信息是不是吻合。監管部門通過線上查詢、線下掃碼,開展遠程實時監控,隨時可以掌握危廢存量狀況,實現智能化、即時化、流程化監管,及時及早發現違規違法行為。系統為各類人員對危險廢物“情況明”搭建了載體。
 
  3、智能化監管。通過對申報數據、工況數據、視頻圖像等不同維度信息之間的比對、印證,為每家危險廢物產生企業畫像,建立內在規律,一旦出現反常現象,系統及時預警提醒,監管人員可有針對性地開展現場執法檢查,及時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實現由被動式監管向主動式監管轉變,同時,確保區域危廢從產生到處置等各個環節“看得清、查得清、管得清”。通過數據分析、挖掘與應用,也可督促企業切實履行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嚴守法律法規底線。
 
  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查多:我理解全生命周期監管更加精細化,從以前的按月申報升級為每個危險廢物包裝物建立“電子監管二維碼”身份證,通過信息系統追蹤每包危險廢物的流向,確保每包危險廢物都處在監管部門嚴密監控之下,從頂層設計層面盡可能堵塞監管漏洞。我想請問在當前國家不斷加大“放管服”力度、營造營商環境的大背景下,按包裝物申報的全生命周期監管有沒有增加企業負擔?
 
  孫健:這個問題請省固體廢物監督管理中心錢亞洲主任回答。
 
  錢亞洲:首先,從系統推廣使用反饋情況看,實施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管并不會額外增加企業的管理負擔。為什么這么說呢?
 
  一是按照國家《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規定,盛裝危險廢物的包裝容器或其他包裝材料上必須粘貼包含危廢名稱、種類、批次號、重量等信息的標識標簽,通過標簽在危廢實物和臺賬記錄之間建立對應關系。以往這類工作依靠人工逐包填寫,并制作對應的紙質臺賬,再匯總計算月度危險廢物產生及流向情況。現在該項工作通過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完成,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申報準確性,降低了人工操作易出差錯的弊病。比如,蘇州有家企業有200多個危險廢物產生源,過去要4個人做臺賬,現在使用系統后,臺賬管理人員僅需1人。
 
  二是危廢產生者和利用處置者之間充分信息共享,減少了信息重新收集的過程,降低了企業工作量。危廢利用處置之前往往需要先對危險廢物危險特性、理化特性、成分進行分析,原先由于產生和利用處置之間信息不共享,利用處置方接收之前都要通過資料查詢都方式收集相關信息,為檢測分析提供背景依據,工作量很大。現在通過“電子監管二維碼”,共享產生源信息,比對與廢物產生相關的產品、原輔材料、工藝工序等信息,很容易完成檢測分析資料的收集工作,節省大量人力物力成本。
 
  三是推動全生命周期監管,也是更好貫徹落實“放管服”要求、大力營造營商環境的最有效手段。原先危險廢物產生后需要貼張標簽,轉移至經營單位后再要貼張標簽,現在從一產生危廢系統就自動生成“電子監管二維碼”這個身份信息并貫穿始終,更好的服務企業需要,節約了生產運行成本。原先廢物一旦出廠,企業很難及時掌握其流向情況,現在可通過“電子監管二維碼”,清楚什么時間危廢放在哪里,什么時間又去了哪里,操作人員是誰,追溯體系完善,責任關系清晰,“廢物、地點、責任人、時間”四位一體,防止廢物非法轉移,減少了涉廢案件發生的幾率,為企業在江蘇創業提供了更好的法治保障。
 
  揚子晚報記者曹盧杰:前幾年大家提到危險廢物處置,可能給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處置價格高,我們了解到,今年處置價格下降很厲害,廣大產廢企業收益明顯。我想請問省生態環境廳在推動危廢處置成本市場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孫健:這個問題請省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楊新芝處長回答。
 
  楊新芝:2013年—2021年,全省危廢處置價格呈“拋物線”式波動先漲后跌。2013年,“兩高”司法解釋將“非法排放、傾倒、處理3噸以上危廢”入刑,危廢處置量劇增,處置供應能力遠小于需求,處置價格爆發式增長,至2018年達到頂峰。2019-2021年危險廢物處置價格呈持續下降趨勢,今年焚燒、柔性填埋和剛性填埋平均價格降至3000元/噸、1900元/噸和4500元/噸,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40%、45.7%和22.4%,在長三角地區處于合理水平,危險廢物處置市場化格局初步形成。推動危險廢物處置價格下降,省廳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持續推動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提升。督促各地嚴格落實《江蘇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建設方案》,將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納入本地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進行統籌推進,每年通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將各地能力建設納入地方政府責任書考核,申請省級環保引導資金扶持地方危廢集中處置設施重點項目建設,對危廢集中處置能力嚴重不足的地區實施區域限批,多措并舉全力推進省內危廢處置能力提升。截止2021年10月,全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達232.7萬噸/年,約為處置需求的1.8倍。
 
  二是穩步提高源頭治理水平。近年來,我省加大危廢源頭治理力度,對危廢經營單位和年產生量100噸以上的產廢單位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引導危險廢物循環利用和內部減量。同時,鼓勵產廢量大的企業新建自行利用處置設施,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40家企業自建焚燒設施,設計能力185.5萬噸/年。危廢源頭減量和自行處置能力增加,大幅減少了需要委外處置的危廢量。
 
  三是推動供需雙方“暢行交易”。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等是造成市場“壁壘”的直接原因,也是極易造成非法轉移的罪魁禍首,特別是在當前利用處置市場競爭白熱化的情形下,推動危廢利用處置“暢行”交易顯得尤為迫切。為此,我們利用江蘇省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建立了信息發布機制,經營單位、產廢單位可在服務平臺實時發布利用處置的危廢種類、數量、意向價格等信息;實時推送信息,產廢單位發布信息后,系統自動選擇適配的危廢許可證單位,優先推送可資源化利用的經營單位;經營單位發布供求信息后,自動推送產廢單位發布的需求信息。促進交易達成,系統根據經營單位和產廢單位發布的供需信息,按照類別匹配、距離優先的原則,向其提供適合的交易對象,實現自主選擇、自由交易、自動留痕。10月份當月,產廢單位發布需求信息12條,經營單位發布供應信息351條,達成交易8筆,交易數量近30噸。
 
  孫健:由于時間關系,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要內容就發布到這里。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積極參與和持續關注,也感謝大家廣為傳播。謝謝!
 
  供稿: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 、省固體廢物監督管理中心、省生態環境監控中心
 
  原標題:全文實錄 | 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新聞發布會實錄
我要評論
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錯過行業資訊?

    訂閱 環保在線APP

    一鍵篩選來訂閱

    信息更豐富

    推薦產品/PRODUCT 更多
    環保商城:

    氣浮機曝氣機COD測定儀TOC分析儀污水提升器帶式壓濾機格柵除污機污泥泵潛水攪拌機污泥濃縮機污泥攪拌機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高壓清洗機油煙凈化器板框壓濾機無軸螺旋輸送機氣體分析儀煙塵檢測儀油霧凈化器超聲波清洗機泳池水處理設備

    我要投稿
    • 投稿請發送郵件至:(郵件標題請備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聯系電話0571-87759680
    環保行業“互聯網+”服務平臺
    環保在線APP

    功能豐富 實時交流

    環保在線小程序

    訂閱獲取更多服務

    微信公眾號

    關注我們

    抖音

    環保在線網

    抖音號:hbzhan

    打開抖音 搜索頁掃一掃

    視頻號

    環保在線

    公眾號:環保在線

    打開微信掃碼關注視頻號

    快手

    環保在線

    快手ID:2537047074

    打開快手 掃一掃關注
    意見反饋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沙| 溧阳市| 广宗县| 新干县| 马公市| 吴旗县| 德州市| 福建省| 衡南县| 志丹县| 根河市| 郯城县| 西吉县| 康定县| 吉安市| 东安县| 呈贡县| 芒康县| 中牟县| 罗城| 罗田县| 临沂市| 惠安县| 龙游县| 松溪县| 会东县| 上饶县| 青田县| 揭阳市| 英德市| 福建省| 阿拉善盟| 大理市| 侯马市| 巫溪县| 乡城县| 遂溪县| 云阳县| 宝兴县| 依安县| 金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