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徐州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凝心聚力,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徐州”畫卷徐徐展開。
轉型升級新成效 夯實 “美麗徐州”產業基礎
建設“美麗徐州”,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的問題。這五年,徐州加快構建綠色產業體系、清潔能源體系、循環經濟體系,以轉型升級新成效夯實“美麗徐州”產業基礎。
因此,徐州越來越“輕”。
產業結構方面
四大行業布局優化和轉型升級取得突破性成效,關閉退出化工企業151家。2020年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41.4%,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46.6%,兩項占比均創歷史新高、首超全省平均水平;
能源結構方面
實施燃煤設施資源整合和清潔能源改造,推進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煤炭消費總量較2016年削減了1798萬噸,超額完成省定1256萬噸的減煤目標任務,推動能源結構從“高碳”到“低碳”深入優化轉型;
運輸結構方面
淘汰國三以下排放標準老舊車輛5.74萬輛。
生態修復新亮點 彰顯 “美麗徐州”鮮明特色
建設“美麗徐州”,必須全面筑牢生態安全屏障。這五年,徐州以生態修復新亮點彰顯“美麗徐州”的鮮明特色,堅持科學施策、持續發力,努力創造更多生態修復治理的徐州典型、徐州經驗。
因此,徐州越來越“綠”。
徐州市共治理采煤塌陷地66.73萬畝、修復采石宕口40個,其中賈汪潘安湖、城北九里湖、沛縣安國湖三處采煤塌陷地變身風景宜人的國家級濕地公園,潘安湖和九里湖成為“城市雙綠肺”。
2020年,徐州森林覆蓋面積為3419.26百公頃(約51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7.15%,連續15年居全省第一。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提升“美麗徐州”整體水平
建設“美麗徐州”,還必須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這五年,徐州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提升“美麗徐州”整體水平。
因此,徐州越來越“藍”。
今年上半年徐州市市區優良天數達134天,同比增加16天;優良率74%,同比升高9.2個百分點;
2018年徐州市大氣質量的目標還是“雙60”,截至今年9月9日,徐州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和PM2.5濃度改善幅度分別排名全省第二位、第三位,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0.2%,PM2.5日平均濃度首次低于38.4ug/m³,是徐州市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最低值;
2021年上半年,徐州市44個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為88.6%,暫超省考目標2.2個百分點。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強化“美麗徐州”堅強保障
與此同時,建設“美麗徐州”,更要堅持不懈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這五年,徐州以“無廢城市”試點為契機,逐步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因此,徐州越來越“暢”。
循環經濟得到發展
徐州市循環經濟產業園2018年開始運營,構建起循環經濟的“生態圈”,努力打造“百億級”規模的綠色生態產業園;
環保領域有了國企國資平臺
今年2月,徐州市環保集團正式運營。一頭連著徐州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一頭系著徐州全市環保企業發展前景,在環保事業與產業發展版圖上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以說,“十三五”時期是歷史上徐州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
生態環境保護,國之大者
站在“美麗徐州”建設的新起點上,徐州市將不斷增強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政治責任感,繼續勠力攻堅、逐綠前行,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江蘇“徐州樣本”。
新的鼓點已經擂響,且看徐州更美麗!
原標題:“輕、綠、藍、暢”,看徐州生態環境質量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