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油煙污染是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的“大城市病”。一直以來,雙流區堅決貫徹中央省市關于整治餐飲油煙污染的系列重要要求,堅決把解決好餐飲油煙擾民問題當作生態惠民、密切群眾聯系的重要抓手,錨定“防治結合”目的,以“查癥結、治未病、除頑疾、重療效”為脈絡,把脈問診、科學處方,系統重構餐飲油煙防治機制體制,推動餐飲油煙污染問題從嚴從實從快化解。
追本溯源“查癥結”
一是分類建檔摸清底數。摸排完善全區4300余家餐飲店鋪地址、證照、設施安裝和排口設置等詳細數據,按照油煙排放、選址、店鋪開辦時間等實情,分類建立餐飲單位基本情況和油煙污染問題情況“兩本臺賬”,實行“一店一檔”管理。
二是對表對標摸排問題。制定重點餐飲油煙市場主體檢查清單,明確油煙排放、餐垃處理、綠色餐飲等環保檢查具體內容,組織城管、商務、生態環境、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等部門,對表開展大型店鋪、群眾持續反映店鋪等重點點位油煙污染自查,共出動人員8612人次,檢查餐飲店鋪7811家次。
三是分類研究深挖根源。針對已發現的1020個問題,第一時間再分類再細化再整理,深入挖掘出審批管控不嚴、監管范圍不廣兩項問題癥結,為下一步科學制定整改舉措打下堅實基礎。
未雨綢繆“治未病”
一是出臺負面清單。結合城市規劃、行業規范、相鄰相融和煙道建設實際、油煙污染防治等情況,梳理形成全區餐飲項目經營場所選址負面清單,并實時做好動態優化調整,推動實現“一張清單管餐飲”。目前,已將5000余個商鋪納入禁止選址清單管理。
二是主動靠前服務。在餐飲商戶申請注冊登記時,將餐飲油煙污染防治法規納入告知書“一并告知”,將餐飲行業監管要求納入登記注冊承諾內容“一并承諾”,在告知書上印制二維碼“一碼查詢”油煙防治技術知識,規范指導商戶落實油煙治理措施。
三是強化審批把關。根據餐飲項目類型和選址區域,依法依規辦理負面清單外的餐飲項目和清單內的輕油煙項目審批手續,并將油煙凈化設施安裝情況等內容納入食品經營許可現勘范圍,不予核發負面清單內的重油煙餐飲項目證照。探索將樓頂設施布局納入規劃審批內容,從源頭上杜絕“樓頂上”的油煙等新問題。
疏堵結合“除頑疾”
一是立行立改堵源頭。組織油煙治理專家,對506家餐飲店鋪和383處露天燒烤點位進行實地查勘,對問題企業和點位“一店一策”“一點一策”制定整改方案,整改達標后方準予繼續營業。開展油煙凈化治理,收集新型高效油煙凈化設備和治理技術信息,推廣推動餐飲企業更新油煙凈化設施、采用新型油煙治理技術,科技化推動油煙污染問題有效化解。
二是疏通引導推轉型。制定《重(中)油煙餐飲市場主體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激勵措施》,舉辦“企業咖啡時”、“市民茶話吧”等專場活動與企業、商戶、群眾面對面溝通,對不符合業態發展要求和負面清單內的重油煙餐飲服務項目分類施策,采用政策引導、資金幫扶等方式引導可轉型餐飲商戶提升產業業態加快轉型,采用搬遷補償等方式引導難以轉型餐飲商戶有序轉移。今年以來,共開展專場活動20場,參與企業49家,參與人數800余人次,解決問題70余件。
標本兼治“重療效”
一是定期開展會議研究。創新建立由區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為召集人、9個鎮街及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1個召集人+9個鎮街+N個部門”區級餐飲油煙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完善餐飲油煙“協作聯動1個機制+防治管理1個辦法+綜合治理1個方案+行業治理N個方案”的油煙閉環治理制度體系,堅持每月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油煙治理工作,推動油煙污染問題標本兼治、長效整治。
二是抓好群眾宣傳引導。開展大型綜合體、限上門店等重點餐飲企業一對一宣傳,采取“壩壩會”、上門走訪和定期召開宣講會等方式廣泛宣傳油煙防治政策法規,利?用“雙流發布”等新媒體平臺實時發布油煙防治宣傳信息,推動形成油煙污染同防共治良好氛圍。目前,共發放《溫馨提示》《致全區經營餐飲服務業朋友的一封信》等宣傳資料2萬余份,開展重點餐飲企業一對一宣傳48個,出動人員150人次。
三是聯動嚴格審管執法。組建“審管執法協調聯動專題組”,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將油煙污染違法行為納入企業信用評價,倒逼企業嚴格落實餐飲油煙排放標準。建立審批部門、行業主管部門信息互通機制,實時共享餐飲企業信息,堅決杜絕信息不通不暢導致監管真空現象。建立餐飲業油煙“互聯網+監管”在線監控平臺,動態追蹤、實時掌握企業油煙排放信息,提升油煙污染治理精細化管控水平。
原標題:雙流區“處方式”整治餐飲油煙污染問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