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美妝護膚品、羽絨服,這些看似與環保風馬牛不相及的產業,如今正在產生越來越密切的聯系。
電視機、美妝、羽絨服與環保
2021年7月13日,TCL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CL環保科技”)注冊資本發生變更,從3億元人民幣增加至4億元人民幣。
賣電視起家的TCL,布局環保開始于2008年。
2008年10月15日,TCL集團在惠州對外宣布將與專業環保企業廣東奧美特集團正式簽約成立合資公司——廣東奧美特環保投資有限公司,宣布進軍資源與環保產業。在美國杜邦公司技術支持下,自行處理廢舊電子產品。
本次增資的TCL環保科技成立于2009年5月,經營環保及相關產業投資、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等。目前,其大股東為TCL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6%;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0%等。
TCL先后在天津投資建設家電拆解基地、在惠州收購“奧美特”進入危廢行業、在汕頭合資成立家電拆解工廠、在惠州仲愷高新區投資3億元興建的的“TCL環境科技新基地”等,著力打造珠三角最大的家電環保產業。
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曾表示,作為TCL集團的戰略新興產業,環保產業是TCL消費電子研發、生產、銷售業務的重要延伸,是TCL構筑家電完整垂直整合產業鏈的最后一環。從上游的部品、液晶顯示屏,到家電及電子消費終端,再到廢舊家電的拆解和材料再生利用,TCL將在家電領域實現真正意義的綠色循環經濟。
這次TCL增資子公司TCL環保科技,可以被理解為進完善環境產業之舉。
從家電到廢舊電子產品處理,嚴格來說,TCL不算跨界,更像是一種產業鏈的衍生。但是彩妝品牌歐萊雅進軍環保就有點開腦洞了。
歐萊雅今年收購的Gjosa是一家瑞士環保科技初創企業,今年4月官宣了這筆交易。由于Gjosa是一家開發節水解決方案的技術型企業,雙方自2015年起就開始協同研究如何優化洗發水沖洗技術,2018年合作開發出了一款節水淋浴頭。
2020年中下旬,歐萊雅宜昌天美工廠成為歐萊雅亞太地區首個水循環工廠的消息也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歐萊雅近日宣布推出創新化妝品包裝瓶,完全采用由Carbios生物酶解循環技術中回收的塑料制成,計劃2025年投產;而目前,歐萊雅曾透露在亞太地區售賣的洗護發產品的PET瓶身已實現“源于100%回收再生塑料”,并計劃到年底所有洗護發產品瓶身都完成替換。
這么看,歐萊雅的升級完全是基于循環經濟的大邏輯下進行的。
不止彩護,羽絨服也跨界環保了。
近日,成立于2018年的江蘇宏遠環境保護有限公司工商登記信息變更,股東信息從1個變成了倆,宏遠環境注冊資本1億元,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大股東,經營范圍主要是工業固危廢處理。
早在2019年5月22日,江蘇永輝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發生股東變更,上海波司登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新增為永輝資源股東。2016年,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成為高郵康博資源環境有限公司的股東。
之后包括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原投資人退出,新增投資人為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永輝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與高郵康博環境資源有限公司法人都是段小睿,且這兩家企業都是剛注冊不久就并入波司登麾下,然后又賣出。值得一提的是高郵康博環境資源有限公司和波司登法人高德康也有千絲萬縷的關聯。
如今波司登納入旗下的江蘇宏遠環境保護有限公司是康博投資旗下的子公司,而康博投資法人和波司登法人同為高德康。
基于此,波司登跨界目的或許與其他公司并一樣,難以進行產業鏈解讀,需要時間來驗證。
循環經濟下的民企跨界新期望
過去幾年,國有資本大舉進入環保領域,環保產業出現大洗牌。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發布的《2019中國環境企業50強榜單》顯示,國企、民企數量從2018年的基本持平,變為2019年國企33家、民企17家,接近2∶1。頭部民企出現大幅業績下滑,技術驅動型民企迎來高速發展。排名前10的環保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占半數,民企僅1家。
在2020年環保企業20強中,有18家是國資控股、參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純民營企業僅剩2家,混合所有制企業逐漸崛起,成為了環保產業的主流。
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趙華林認為,環保產業已經發展到“建設美麗中國,改善環境質量,建立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全新階段,市場競爭的需要,催生了能夠兼容兩種所有制優勢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崛起,將國有企業的規范與民營企業的靈活、國有企業的公平與民營企業的效率、國有企業的監督與民營企業的激勵有機融合,能夠促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
如果說過去幾年,環保產業混合所有制經濟崛起,是中國環保產業發展和核心競爭力構建的必然要求,有其特有的內在邏輯。那么未來基于循環經濟和雙碳行動的跨界,或許將為民企進入環保帶來更多機遇。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成為全球共識,世界主要經濟體普遍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破解資源環境約束、應對氣候變化、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基本路徑。
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系統部署新一輪循環經濟行動計劃,加速循環經濟發展布局,應對全球資源環境新挑戰。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資源供應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加,對我國資源安全造成重大挑戰。“十四五”時期,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成為主旋律,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資源利用水平空間巨大。
前不久,發改委等多部門印發“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5年,循環型生產方式全面推行,綠色設計和清潔生產普遍推廣,資源綜合利用能力顯著提升,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到2025年,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20年提高約20%,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到5萬億元。
顯然,推進園區綠色工廠建設,實現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 碳化、建材綠色化,將是未來經濟的重要舞臺。
循環經濟勢不可擋,央企國企繼續扛起投資建設大旗,民企則通過衍生業務、技術領域參與循環經濟大潮中來,或許成為未來民企跨界環保啟示錄。
原標題:家電、彩妝、羽絨服與環保,循環經濟模式下的跨界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