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6日,長三角一市三省,即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在江蘇無錫聯合舉行重大項目開工儀式,展開為期兩天的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
據悉,集中開工的9大項目全是環保類,并且與太湖流域治理息息相關。
1、上海元蕩堤防達標和岸線生態修復(二期)工程
開展水生態修復3萬平方米、林綠修復18.2萬平方米、支河整治1214米
2、上海淀山湖堤防達標及岸線生態修復工程
構建 250萬平方米環湖生態濕地和300萬平方米環湖生態緩沖帶,周邊21條共25.5公里河道、25座口門建筑物綜合整治
3、江蘇太湖清淤固淤濕地帶工程
湖濱濕地帶圍堰土工管袋吹填
4、太浦河共保聯治江蘇先行工程
兩岸環境整治、濱水空間景觀文化提升
5、江蘇宜興太湖竺山圩退圩還湖工程
退圩還湖3174畝
6、浙江“水韻湖城”太湖流域湖溇河漾水生態系統項目
綠化提升11萬平方米,生態護岸3公里,高鐵新城周邊23.45公里河道整治,老虎潭下游及周邊6公里河道疏浚,生態護岸12公里
7、(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嘉善片區祥符蕩環境保護提升工程
水生態修復、打造生態農渠約60公里,建設人工濕地約200畝
8、安徽滁河流域(來安縣汊河)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
新建污水管道7.7千米,新建污水泵站一座,雨污水合流管道清淤48.3千米,新建污水處理廠一座,出水達到一級A標準
9、環巢湖生態保護與修復五期項目(巢湖市半島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
新建規模為3萬m³/d污水處理廠,同時配套建設39.45公里污水管網
近年來,太湖治理漸入佳境,湖州東苕溪、西苕溪入湖水質常年維持在Ⅲ類以上,2020年杭嘉湖區域Ⅱ—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93.2%,劣Ⅴ類水質斷面全面消除,無錫水域水質也有了明顯改善,局部區域達到Ⅲ類甚至Ⅱ類,水體透明度在70厘米以上。
不過,業界仍指出,太湖治理尚未迎來根本性向好拐點,藍藻形勢依舊嚴峻。
而在1991年開始的一輪治太,2007年開始的二輪治太等行動之后,專家們逐漸認識到,“只有控制好各區域上游原水的水質,太湖整體水質才有望徹底好轉”。換句話說,協同治太必須提上日程,從岸上的“根子”著手才能確保入湖污染物指標與太湖自凈能力形成生態平衡。
為此,近年來無錫、蘇州、湖州等城市關停了沿湖數千高污染企業,緊抓嚴抓污染問題,督促行業加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太湖沿線城市也在此期間達成聯防聯治的相關協議,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也是彼此規劃合作的重要橋梁。
而本次座談會期間,還有兩家新公司揭牌。
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新發展建設有限公司
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2021年5月20日成立,注冊資本高達90億元。其中,浙江省長三角投資有限公司占股33.33%,長三角投資(上海)有限公司占股27.77%,長三角投資發展(江蘇)有限公司占股22.22%,上海青浦新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占股5.55%,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占股5.55%,蘇州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占股5.55(注:數據保留小數點后2位)。
這家公司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園區投資、開發建設、市政基礎設施開發投資等為主業。
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水鄉客廳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也成立于2021年5月20日,注冊資本49億元,并且由長江三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全額認購,占股100%。
信息顯示,這家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許可項目和一般項目。其中,一般項目包括生態恢復及生態保護服務、水污染治理、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水資源管理、資源再生利用技術研發、物聯網應用服務等。
很期待,太湖流域治理在“十四五”期間翻開嶄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