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政辦〔2021〕7號
薌城區、龍文區、龍海市、平和縣、南靖縣人民政府,漳州高新區管委會,市直有關單位:
《九龍江西溪流域水質提升治理專項行動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此件主動公開)
九龍江西溪流域水質提升治理專項行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關于市區第二飲用水源(應急備用水源)選址建設初步論證的專題會議紀要》(市委專題會議紀要〔2020〕12號)等要求,著力推動九龍江西溪流域水質提升,全力保障飲用水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理念,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以入河排口排查整治為抓手,強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有效削減流域入河污染物排放總量,推動流域生態系統功能整體改善提升,確保九龍江西溪流域2021年流域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2022年流域水質鞏固提升,生態系統質量持續改善;2023年流域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升。
二、工作任務
(一)持續推進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按照“源頭治理、污水收集、過程輸送、末端治理”原則,持續實施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全方位、全過程推進城鎮內河水體整治。加快推進薌城區、龍文區及漳州高新區等中心城區管網空白區域以及內河上游村莊、城中村的管網敷設,建設漳州高新區馬洲污水處理廠、林前污水處理廠、薌城北部片區污水處理廠,實現浦頭港、九十九灣、三湘江等內河及連科港、恒坑支流、浦口支渠、梧店支渠、南星支渠等干支流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推進平和縣、南靖縣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加強生活、餐飲、洗車、洗滌、酒店、農貿市場溯源排查整治,解決老城區、城鄉結合部管網覆蓋面及輸送能力不足、管道混錯接、雨污混流等“污水入河、外水入管”問題,從根本上消除市政入河排口黑臭水體。
責任單位:薌城區、龍文區、平和縣、南靖縣人民政府,漳州高新區管委會
指導單位:市住建局、生態環境局、水利局、城管局
(二)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按照“納廠、集中、分散”處理要求,對于城鎮、園區周邊的,優先納入城鎮、園區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對于距離城鎮較遠且人口相對集中的,優先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對于人口分散或較少的,結合戶廁改造建設標準三格化糞池,尾水就近還林還田。重點推進薌城區、龍文區、漳州高新區等中心城區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著力推動平和縣花山溪流域涉及的小溪、山格等7個鄉鎮,南靖縣龍山溪、船場溪流域涉及的龍山、金山等11個鄉鎮,以及龍海市程溪鎮農村生活污水有效收集處理,強化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運營管理,確保已建成的設施投用見效。
責任單位:薌城區、龍文區、龍海市、平和縣、南靖縣人民政府,漳州高新區管委會
指導單位:市生態環境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
(三)持續推進養殖污染整治攻堅。加強牛蛙養殖污染防控,強化日常巡查,防止反彈復養。開展淡水養殖污染防治,指導養殖戶科學投料投藥、池塘底泥暴曬處理,規范規?;B殖場尾水處理排放;持續抓好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長效工作。鞏固提升顏厝、九湖等地養鴨污染治理成效,全面推進程溪鎮、顏厝鎮及靖城園區淡水養殖污染治理。強化執法監管,督促平和縣、南靖縣規模生豬養殖場落實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措施,嚴厲打擊偷排、漏排等違法排污行為。
責任單位:薌城區、龍文區、龍海市、平和縣、南靖縣人民政府,漳州高新區管委會
指導單位:市海洋漁業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
(四)持續推進農業種植污染治理攻堅。優化種植產業結構,積極推進多樹種造林,鼓勵在西溪干流兩岸及其一級支流兩岸、水庫周邊、飲用水源區一重山和其它生態脆弱地區新種鄉土、闊葉等樹種,嚴禁在水源保護區林地新種桉樹人工林,加快推動南靖縣有序減少現有桉樹種植面積。督促平和縣落實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實施蜜柚退果還林工程,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化行動,加大有機肥替代化肥,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廣果園生草覆蓋栽培技術,建設綠色生態果園,實施土壤生態環境修復,著力解決因農業種植過量施用化肥農藥導致土壤酸化、水土流失污染水體等問題。
責任單位:龍海市、平和縣、南靖縣人民政府
指導單位:市農業農村局、林業局
(五)持續推進工業園區污染整治攻堅。嚴格項目準入,在九龍江西溪橋閘上游禁止新建或擴建造紙、制革、化工、電鍍、漂染等行業和以排放氨氮、總磷為主要污染物的工業項目。完善各類工業園區污水配套管網,全面排查整治園區污水管網錯接、漏接、破損問題,實現雨污分流,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實施污水廠尾水提標改造,全力加快黃井工業區污水廠擴容及一級A提標改造、山格污水處理廠和靖城工業區污水處理廠尾水一級A提標改造,因地制宜采取人工濕地等生態修復處理方式,實施尾水深度處理再排放,進一步削減入河污染物排放總量。
責任單位:薌城區、龍文區、龍海市、平和縣、南靖縣人民政府,漳州高新區管委會
指導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工信局、商務局
(六)持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攻堅。健全河道管理機制,加強河道岸線藍線管控及流域保護,強化河道拆違、生態清淤、漂浮垃圾清理,嚴厲打擊河道非法采砂洗砂行為,推進安全生態水系建設。流域每年實施增殖放流,增殖放流水域禁漁區、禁漁期禁止攔網捕魚。流域嚴禁新批小水電站建設項目,加快推動平和縣、南靖縣探索建立小水電站有序退出機制,強化水電站用水調節及小生態下泄流量監管,對小生態下泄流量執行不到位的小水電站通過行政處罰、扣減上網電費等措施,大程度保障下游生態基流。
責任單位:薌城區、龍文區、平和縣、南靖縣人民政府,漳州高新區管委會
指導單位:市水利局、生態環境局、工信局
(七)持續推進保障飲用水源用水安全攻堅。持續開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嚴肅查處取締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違法建設項目和活動,定期組織開展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和環境風險評估,著力推進平和縣官峰水庫備用水源建設和南靖縣永豐溪備用水源環境問題整治。全力推動鄉鎮級“千噸萬人”飲用水源保護區問題整治,完成平和縣山格、安厚、霞寨、文峰4個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問題整治。貫徹落實省委“難、硬、重、新”工作部署,推進農村自備式和分散式飲用水水源保護范圍劃定,管好劃好薌城區2個、龍海市2個、平和縣23個、南靖縣28個農村飲用水源地。
責任單位:薌城區、龍文區、龍海市、平和縣、南靖縣人民政府,漳州高新區管委會
指導單位:市生態環境局、水利局
三、工作要求
(一)強化領導,落實責任。流域縣(市、區)政府、漳州高新區管委會要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組織抓好流域水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牢牢守住“水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責任底線;市直有關單位要按照“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生產經營必須管環保”工作要求,切實履行水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做到守水有責、守水盡責。
(二)系統排查,分類治理。要按照“摸清底數、找準病根、分類整治、屬地負責、多方聯動、強化監督”的原則,把各類影響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的癥結問題排查清楚,分類施策生成一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項目,實行表單化、清單化、項目化、責任化管理,逐項明確工程清單、完成時間節點、路線圖、責任人,堅持抓具體、具體抓、抓到底、抓到位,確保西溪流域各類入河排口污染得到精準治理,流域水質持續提升。
(三)健全機制,長效管護。要充分利用定期通報、公開曝光、有獎舉報、服務外包、嚴肅問責等長效工作機制,推動問題整治到位。市水利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等市河長辦主要成員單位要牽頭建立跟蹤調度制度、水質監測和幫扶督導機制,督促屬地落實到位。對排查整治進度滯后或工作推進不力的,市政府將采取通報、約談等方式,倒逼落實整治責任,確保流域水環境治理取得系統性、整體性成效。各地從2021年2月份起,每月28日前將轄區水質提升工作進展情況以人民政府(管委會)名義報送市生態環境局。
附件:九龍江西溪流域污染治理攻堅項目清單
原標題: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九龍江西溪流域水質提升治理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