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召開。
主題:全省“生態宜居”建設
1、全省老舊小區改造
針對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區,共涉及約8407個、62148棟樓、2.29億平方米、338.8萬戶居民。
2019年計劃改造的459個小區、3451棟樓、1457萬平方米、涉及18.7萬戶,2020年底將全部完工。2020年計劃改造894個小區、6708棟樓、2619萬平方米,涉及35.8萬戶,目前全部開工,完成總投資40%左右,計劃2021年底完工。
2、生活垃圾處理及分類
目前,全省建成并運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7座,生活垃圾焚燒日處理能力達到1.1萬噸。
全省累計開展垃圾分類居民小區、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近2.5萬個,各市和縣(市)城區公共機構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覆蓋98.7%行政村,95.9%自然村組;94%(10659個)的行政村實施了生活垃圾分類;981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全部完成整治。鄉鎮垃圾處置設施建設項目開工232個。
截至目前,全省已開工在建焚燒項目13個,建成后合計日處理能力1.57萬噸,計劃投資87.09億元;還有14個項目正在辦理前期手續。
3、城鎮污水處理
“十三五”期間,預計新增縣以上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23座,新增排水管網2200公里,累計完成56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69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達標改造。
全省已累計排查污水管網6922公里,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346個,消除城市建成區管網設施空白區53.2平方公里,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全省市、縣污水處理率及干污泥處置率均達到95%以上,7個缺水型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均達20%以上。
2020年,遼寧投資約8億元新(擴)建縣以上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6座,新增處理能力19萬噸/日;全省排水管網更新改造約284公里,累計投入資金近10.6億元。
2020年完成289個行政村的環境綜合整治,累計完成2489個,新建污水集中收集處理設施592個。
4、環境質量
總的來看,“十三五”水環境、大氣環境等主要指標較“十二五”末期均有較大幅度改善,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緊盯21個重污染區域,全面完成“散亂污”企業整治,緊盯鋼鐵、火電、燃煤鍋爐、揮發性有機物、鎂砂工業窯爐等重點行業企業,實施清潔柴油車、清潔柴油機、清潔運輸、清潔油品四個行動等措施,取得良好成果。
今年前11個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與2015年同期相比改善26.9%;空氣優良天數比例83.3%,與2015年相比增加35天。
優良水質比例72.1%,比2016年上升25.9個百分點,優于“十三五”目標20.9個百分點;從9月份起,國考斷面全面消除劣五類;確保國控入海河流全部消劣;近岸海域優良比例達到82.1%;地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優良比例達到96.3%。
全省93個縣區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66萬畝農用地安全利用任務全部完成,9.9萬畝嚴格管控任務已經完成;389個地塊納入全國污染地塊管理系統;463個地塊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初步采樣;基本建立起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
據悉,全省現場排查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3565條,核定入河排污口9812個,并與7萬余個排放源建立溯源臺賬,監測重點排污口1500個。河流水質限期達標方案中88個治理工程已全部完成,80個省級以上工業集聚區全部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并安裝在線監控裝置。
在改善大氣環境方面,遼寧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機制,以秋冬和初春為重點時段,實施冬季錯峰生產,加強燃煤鍋爐監管,深化鋼鐵、建材、鎂砂等重點行業達標排放治理,強化秸稈禁燒管控,深入開展機動車污染防治。
【推動完成燃煤鍋爐特別排放限值改造鍋爐771臺。全部淘汰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和工業園區10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累計淘汰2.1萬臺?!?br />
【完成治理VOCs企業374家,累計治理工業爐窯5101臺、綜合整治“散亂污”企業7196家和煤電機組超低改造32068兆瓦,10個涉及鋼鐵行業城市制定超低改造計劃。】
【已完成4萬戶散煤治理,替代散煤217.2萬噸。向國家申報了3個加強省級秸稈焚燒空氣質量監控能力建設、1個衛星遙感、14個秸稈焚燒管控等項目?!?br />
【2016年—2019年,累計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52萬輛。】
5、關于環評和排污許可管理
今年1-11月,豁免30個小行業登記表項目1050個,實施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項目540個;累計發放排污許可證9556家、登記9186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