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立雅對蘇伊士并購案,以及中國能建擬合并葛洲壩實現“A+H”上市,2大交易大約是進入2020年下半年以來讓一眾環保人士津津樂道的話題。
一浪更比一浪強,直吹得市場風云色變。很顯然,圈內都在密切關注市場的發展和走向,也希望在更大的市場格局變化下做好利益的衡量。影響,尚未落錘;謀變,卻已經開始。
不妨來看一下,這些已經搬上臺面的較量。
一、
就在威立雅宣布計劃收購蘇伊士近30%的股權前,蘇伊士才將德國朗盛的反滲透膜業務收入囊中。蘇伊士曾表示,朗盛的RO產品線將幫助他們快速有效地擴展產品組合,滿足客戶對苦咸水反滲透膜不斷增長的需求。
前后腳不過月余的時間,威立雅就宣布,計劃以29億歐元(約228億人民幣)收購蘇伊士29.9%的股份,因為威立雅對蘇伊士的估值為200億歐元。威立雅CEO親口表示,如果法國天然氣和電力公司Engie同意,那么威立雅就會正式競購蘇伊士剩余股份。
這項交易在10月5日正式由威立雅定音,“已經以每股18歐元的價格收購了蘇伊士公司29.9%的股份”,并計劃通過公開發售蘇伊士公司剩余股票的方式獲取對蘇伊士公司的控制權,實現對蘇伊士的并購。不過,法國財政部并不支持此次并購。
如果要估測此次并購的影響,從威立雅“我很高興能夠為創建未來的‘生態改造世界’企業奠定下堅實的基礎”這樣的論調中就不難窺見一二。
二、
10月14日,葛洲壩發布停牌公告,直接點出了“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這樣的關鍵詞。10月28日,葛洲壩披露《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換股吸收合并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暨關聯交易預案》,這次交易有了明確公文。
預案中也明確表示,合并完成后葛洲壩將終止上市,注銷法人資格,而中國能建則實現A股上市。也就是說,合并葛洲壩后,中國能建將是一家“A+H”股上市企業。
這兩家發展到現在已經與環保業務交集甚深的企業走向了合并,可見對環保產業來說還是有很大影響的。業界分析,雙方的合并是形勢造就,也會促進彼此資源的全面整合,業務協同效應將得到充分釋放,中國能建更是有望對各個業務板塊加強支持力度。
其他領域尚不能預測,水利水務方面業務的增強是肯定可預見的。
當然,除了這2宗大型交易外,環保界的收購交易也還有一些值得關注。
三、
北控水務10月20日宣布,旗下北控水務(中國)投資聯合長江生態環保已經與相關方簽署了產權交易合同,對象是武漢正業東方建設合計31%的股權,交易額共1.65億元左右。
武漢正業東方建設,旗下有多個水務項目,包括武漢新洲PPP項目包括污水提升泵站工程項目、鄢家湖綜合整治工程項目、柴泊湖泵站重建工程項目、武漢新港古龍產業園污水處理廠及尾水排放工程項目等。此次交易,北控水務的目的就是參與武漢地區的水務環保業務,推動公司在長江沿線的業務拓展。
據悉,武漢正業東方建設另外的股東還有東方園林和武漢臨港城鎮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武漢市新洲區水工建筑工程公司,其中東方園林持股29%。
四、
10月14日,碧桂園服務表示已就收購滿國康潔70%股權事宜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交易額不超過24.5億元。
滿國康潔,一家專業從事城鄉環境衛生一體化管理運營服務的公司,目前業務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和自治區。顯然,對于滿國康潔股權的收購,將進一步增強碧桂園服務的環衛服務能力,這也與其作為物業企業大舉進入環衛領域的行動一致。
五、
上海建工旗下上海園林(集團)有限公司,以3.27億元收購上海格林曼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格林曼,在污染場地管理領域有過硬的技術積累。對格林曼的收購,也是上海建工深入生態環境治理市場的重要舉措,為加速推進生態園林板塊“園林景觀+環境工程”雙主業發展戰略奠定基石。從某個角度來看,其與東方園林的轉型戰略有些類似。
六、
海螺型材、海螺投資、保定立豐共同設立海螺環境,并由后者收購天河環境100%股權,交易價為3.238億元。
2018年,海螺集團建設的首條水泥窯煙氣二氧化碳捕集純化環保示范項目成功投運,為水泥行業開展碳捕捉利用提供了新路徑。近年來,在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方面,“海螺系”做了不少功課。
如今收購一家以SCR脫硝催化劑產品為主的環保企業,海螺型材表示是基于看好SCR脫硝催化劑發展前景,也有助于早日實現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