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0年,垃圾焚燒發電市場開始彌漫出濃厚的硝煙來。
相比發達國家,我國的垃圾發電尚有上升空間。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到2020年末,國內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將占垃圾無害化處理總能力超50%。加之全國范圍內強制性垃圾分類的逐步開展,也意味著垃圾清運率和干濕分類程度的提升,垃圾焚燒處理的可行性也將隨之大大提高。其發展潛力可見一斑。
事實也正是如此,從2019年全年的垃圾焚燒項目情況來看,國泰君安證券報告指出,截至2019年底,全國處于運轉狀態的垃圾焚燒項目達到46.5萬噸/日。全國有600個大中小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擬在建,初步估算單個項目投資約2億—20億。投運項目中,約有220個已經或正在實施擴建工程,占比達到46%左右。
按照當前趨勢及“十三五”規劃,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燒的比例預計約為40%和55%,預計到2020年垃圾焚燒產能將達到59萬噸/日,在城市建成垃圾焚燒項目450個。國內訂單進一步釋放,政策驅動中長期規劃,伴隨著各地區重點項目名單的發布垃圾焚燒發電新機建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僅在2020年上半年,垃圾焚燒新增項目數量達38個,處理規模4.22萬噸/日,總投資額超過2000億。
從垃圾焚燒新增處理規模的區域分布來看,在此前的項目總體布局中,位于東部地區的在建項目數量和垃圾焚燒處理總能力仍超過了中部和西部地區處理能力總和。同時項目從東部沿海城市發展到全國各地,中西部地區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地規劃建設之中,中長期規劃中河南、河北、四川、廣西等中西部地區增量規模較大。但無論是東部還是西部,未來5年內都將持續加碼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隨著一、二線城市焚燒設施布局不斷完善,三四線城市的項目布局已全面啟動。從近兩年全國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城市分布來看,2019年、2020年上半年,三、四線城市垃圾焚燒項目占比分別為58%、67%。從單體規模來看,歷年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單體規模總體保持相對穩定,維持在1000噸/日左右。目前國內對垃圾焚燒項目各地區單價不一,價格從幾十元到百元不等,背后關鍵是垃圾焚燒的環保控制不同。
考慮典型的垃圾發電項目投資結構,則未來1年內,垃圾發電總工程及設備市場規模將高達814億元。在各省份忙著規劃及招標的時候,垃圾焚燒發電市場中的各家企業也在忙著在全國跑馬圈地。根據E20的數據及中國政府采購網的項目信息,2015年以來,垃圾焚燒CR10市占率從58%提升至2019年的60%,行業集中度較高且較為穩定。從競爭者特點看,行業參與者以國企和民企為主,國企競爭力增強。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屬于高投資、收入穩定的產業。”在垃圾發電補貼和處理費補貼的刺激下,許多企業開始投資垃圾焚燒廠,垃圾焚燒發電產業早已走向資本化運營道路。經過前期的市場激烈競爭,目前垃圾焚燒發電市場競爭格局已經成型,行業跑馬圈地階段基本告一段落。越來越多的市場力量開始聚集在垃圾焚燒發電行業中,進行著“能者割據”的產業競爭。
這對于具備業務優勢的部分上市公司而言,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值得關注的是,在處理費用逐漸走低、管理費用持續增加的情況下,垃圾發電企業收入空間一步步變窄。目前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多采用BOT模式運營,企業投資參與前期建設,投運后收回成本的方式之一就是補貼。隨著遠期垃圾焚燒項目排放監管要求愈發提升,存量項目改擴建、行業準入壁壘也將進一步提高。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