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7日,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冶”)發布《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九次會議決議公告》,
其中表示同意中國中冶設立中冶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以工商核準名稱為準),注冊資本金人民幣10億元,由中國中冶100%持股。
資料顯示,中國中冶是一家以工程承包、資源開發、裝備制造及房地產開發為主業的集團,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工程承包、資源開發、裝備制造、房地產開發等。還曾參與了寶鋼、鞍鋼、武鋼、攀鋼等幾乎所有中國大中型鋼鐵聯合企業主要生產設施的規劃、勘察、設計和建設,是中國冶金工業建設的主導力量。
數據顯示,2020年1-6月,中國中冶新簽合同額人民幣 4,651.7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9%,
承建工程項目的公司開始設立生態環保集團意味著什么?在當前環保的大背景下,“綠色建筑”一詞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日前,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其中確定目標為到2022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70%,裝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穩步提升,綠色建材應用進一步擴大。
《行動方案》還確定了包括大力發展鋼結構等裝配式建筑、加強技術研發推廣等重點任務,要求新建公共建筑原則上采用鋼結構。并決定編制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常用構件尺寸指南,強化設計要求,規范構件選型,提高裝配式建筑構配件標準化水平。
除此之外,《行動方案》鼓勵相關企業積極探索5G、物聯網、人工智能、建筑機器人等新技術在工程建設領域的應用,推動綠色建造與新技術融合發展。
在此背景下,中國中冶也開啟了它的綠色建筑之路。
環保節能方面的布局如何就要提到中國中冶的一個控股子公司了。在公告中,中國中冶還表示出資人民幣6,775萬元(具體金額以評估值為準)收購公司下屬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所持中冶(上海)鋼構科技有限公司8.5%的股權。
收購完成后,中國中冶持有中冶(上海)鋼構科技有限公司42.56%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
中冶(上海)鋼結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冶鋼構”)注重創新研發,在鋼結構設計技術、大跨度空間鋼結構施工技術、復雜異型彎扭結構施工技術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同時,公司結合BIM技術、大數據的應用,在智能化管理方面堅實邁進。
值得注意的是,中冶鋼構與廣東省院、華南理工大學合作形成了“新型雙鋼板組合剪力墻”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體系,還聯合湖北神州建材、上海奇想青晨新材料等進行了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系列的研發,并整合了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資源,形成了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建筑的整體解決方案。
借此優勢,中國中冶攜控股子公司繼續向裝配式綠色建筑發力,迎合當下節能環保趨勢,以取得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贏作為目標,為我國的綠色建筑貢獻力量。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