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9日,蘇州工業園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關于2020年道路保潔項目第一批、第二批的招標公告發布,該項目分為兩個批次共18個標段,合同額近5億元。公告中顯示“每家投標單位在本輪道路保潔18個標段中累計中標標段數不得超過1個”,這意味著會有18家環衛企業分獲這18個標段,并分別成立項目公司。
這樣“碎片化”的項目在環衛市場上并不少見。近日發布的鄭州市上街區城市管理局2020—2023年環衛市場化運營項目也分為了5個包,總投資約1.44億元;
預算金額為9053.529萬元的2020年徐州市泉山區自管小區及自管公廁環衛保潔市場化全覆蓋項目也分為了6個標段,且6個標段均采取了限價招標,每個標段一個中標人,共6個中標人。
類似的現象在環衛市場仍較為普遍,因此導致環衛市場呈現“小而散”、“碎片化”,根據E20分析數據顯示,分標段項目多按照項目所在地區和作業環節等來進行分段。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可能會導致了環衛設備處于產能相對過剩狀態,作業不飽和率、車輛空車率明顯上升等問題。
從目前來看,隨著企業運營管理和工作效果差異的呈現,未來同一區域環衛項目將會得到整合。同時,再結合智能化、一體化等大趨勢,環衛項目將對公司的資金、管理水平要求更高,也會更考驗環衛企業的機械化作業水平、智慧化管理水平、產業鏈銜接水平等。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我國環衛市場集中度較低,僅 20%,提升空間較大。根據2017年市占率角度來看,國內并沒有出現真正的。
據E20研究院數據中心不完全統計,在短短數年間,伴隨市場化進程的加速,環衛從業企業數量增長速度驚人,環衛從業單位從寥寥數家增長到1萬多家。統計發現,近年來環衛訂單中標企業逐步增多,這其中主要是小訂單市場參與主體大幅擴增,而2019年5千萬以上大訂單參與企業數量明顯減少。
另一方面,還有跨界企業進入環衛市場來分羹。數據顯示,2020年截至5月,3300多家企業增加環衛業務,其中近200家是物業相關企業,萬科物業、碧桂園物業、保利物業等在商標了多個環衛項目。
有專業機構預測,預計46個大中城市垃圾分類將為環衛市場帶來超過300億元增量,到2020年環衛市場空間超2000億/年。
面對這么大的一塊市場“蛋糕”,環衛企業也并不會無動于衷,有很多企業開啟了聯姻模式。比如,中信產業基金完成了對大連新天地環境清潔有限公司的并購;盈峰環境重組中聯環境,并于近日獲得了78億環衛大單......由此可見,環衛企業也在通過多種方式提升自身的相關能力和水平。
為搶占市場,環衛企業應該如何發展呢?有業內人士認為,環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運營能力與擴張能力。有人指出,雖然短期內從垃圾清掃到收集轉運,合同期限更長、與地方政府綁定更深的環衛一體化的項目將會被具有較強政府資源的企業獲得;但從長遠看,精細化管理、具有環衛信息化平臺優勢的企業將會更具有優勢。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