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不僅僅是一項生態環保工程,在它背后更蘊藏著巨大的市場商機。業內預計,2020年垃圾分類市場可釋放至少200億~300億產能,10年內產業規模可達3000億元。
2018年,垃圾分類政策在國內不少城市深度落地,尤其是2019年7月1日在上海實施“史上嚴”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來,北京、廣州、深圳、杭州等多個城市的垃圾分類工作也悄然提速,新城了一股“新風尚”。
隨著垃圾分類從46個重點城市向全國300余個地級以上城市推進,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垃圾分類回收處理等專業設備的需求空間會越來越大。
作為“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同時也是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2020年對于垃圾分類而言同樣至關重要?;诖?,垃圾分類產業再一次站上了千載難逢的“風口”。
小米CEO雷軍說:“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上天。”企查查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與垃圾分類處理相關的在業、存續企業一共約40萬家。那么站在垃圾分類這樣一個偌大的“風口”之上,有多少企業可以飛上天呢?
過去一段時期,垃圾分類行業收入主要來自政府付費以及補貼,然而隨著規模日益擴容,政府支出壓力加大,降補動力增強。
中國垃圾分類商業化模式探索推行者、樂分美環境聯合創始人劉衛強先生表示,如何合理布局,規避行業痛點和項目操作難點,進而實現企業盈利和可持續發展,是企業應該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對垃圾分類全產業鏈進行充分了解認知,是企業管理者抓住機遇、直面挑戰、制定戰略、決勝市場競爭的前提條件。
課程涵蓋中國垃圾分類發展史、垃圾分類未來市場空間、垃圾分類(回收事權、收益利差、成本控制)、垃圾分類實操項目管理、聯合共贏等7大方面,將詳細講述中國垃圾分類從歷程、現狀、趨勢到商業、盈利模式設計、項目管理咨詢、財務成本控制、資源信息互通等實踐操作。
無論是生活垃圾分類項目運營企業、環保車輛生產商、再生資源利用企業、末端處理相關餐廚/固廢/危廢等企業;還是垃圾分類設備生產企業、垃圾分類“互聯網+”企業;又或者垃圾分類相關聯的大氣污染案防治、生態環境保護等行業的從業企業或領域內專家學者,作為企業管理者,本節課程都不容錯過。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