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日,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服務與保障的意見》。明確,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職能作用,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務與保障。
意見提出,要深刻認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位與基本原則,不斷提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司法服務與保障水平。
要求,充分發揮刑事審判震懾和教育功能、行政審判預防和監督功能、民事審判救濟和賠償功能、公益訴訟裁判評價和指引功能;嚴厲懲治環境監管失職犯罪、造成環境污染嚴重后果的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犯罪;依法追究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者的民事責任。
1、意見中提到了的犯罪行為:
污染環境、非法采礦及破壞性開采、盜伐濫伐林木、非法捕撈水產品、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損毀文物,損毀名勝古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盜掘古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
2、意見中提到的治理方式:
生態移民搬遷、退耕還林還草、鼠蟲害防治;落實河長、湖長責任制;做好防洪減災、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工作;嚴格落實黃河流域分水方案;落實水功能區管理制度;完善刑事制裁、民事賠償與生態補償有機銜接的環境修復責任體系;建立健全公益訴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審計監督及責任追究制度;推進黃河流域環境資源專門審判機構建設;探索構建流域、濕地等生態功能區和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涉生態保護案件的跨省域集中管轄機制;構建沿黃河九省區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司法協作機制。
3、意見中著重提到的區域:
三江源、祁連山、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黃土高原、河口三角洲濕地;黃淮海平原、河套灌區、汾渭平原
意見還要求,推動建立云計算和大數據應用平臺,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流域內各地方法院信息資源共享,大限度提升審判質效;定期發布黃河流域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和典型案例。
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表示,意見從落實嚴格責任、助推水沙調節、促進綠色用水、支持創新驅動、保護人文資源、強化修復措施、注重分類施策等七個方面作出了要求,“堅持嚴法治觀,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分類施策”。
同時,這是高法第一次在規范性文件的層面上,明確提出了構建流域司法機制的要求,包括建立案件集中管轄、流域司法協作、部門協調聯動、多元糾紛化解4個機制。高法也同時發布了10個典型案例。
“統籌運用審判手段,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將成常態,“以本意見的出臺為契機,立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司法需求,推進黃河流域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重點。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