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相關要求,加快建立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推動建立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閉環監管體系,我部會同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起草了《關于建立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關于建立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及其編制說明,可登錄我部網站(http://www.mee.gov.cn/)“意見征集”欄目檢索查閱。
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均可提出意見和建議。有關意見請于2020年4月20日前書面反饋我部(電子文檔請同時發至jidongche@mee.gov.cn),逾期未反饋將視為無意見。
聯系人: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 滕琦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2號
郵政編碼:100006
電話:(010)65645583
傳真:(010)65645587
附件:1.《關于建立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的通知(征求意見稿)》
2.《關于建立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
2020年4月7日
關于建立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有關要求,加快建立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防治在用汽車排放污染,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建立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的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汽車保有量持續快速增長,汽車排放已經成為大氣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汽車超標排放、維護不徹底問題依然突出,汽車排放對大氣環境污染分擔率位居前列。《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全面建立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是指依法對在用汽車排放進行定期檢驗、監督抽測和維護修理,使汽車排放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管理制度,其事關打贏藍天保衛戰全局,事關大氣環境污染治理取得實效,事關大氣環境污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地方各級生態環境、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組織協調,形成聯防聯控機制,推動構建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閉環管理制度,有效推進超標排放汽車維護修理,減少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
二、落實汽車排放檢驗和汽車排放性能維護修理主體責任地方各級生態環境、市場監管部門要督促指導汽車排放檢驗機構依法落實汽車排放檢驗主體責任。汽車排放檢驗機構應當依法通過計量認證,使用經依法檢定合格或校準在有效期內的排放檢驗設備,按照生態環境部相關規范進行排放檢驗,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實現檢驗數據實時共享。要嚴格實施《汽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雙怠速法及簡易工況法)》《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載減速法)》等檢驗標準,除無法手動切換兩驅模式的全時及適時四驅車型,因適用特殊技術或存在安全隱患無法上線檢測的車型,以及執法檢查等特殊情況使用雙怠速法和自由加速法外,要全面按標準使用簡易工況法、加載減速法檢驗。汽車排放檢驗機構及其負責人對檢驗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通過互聯網、移動通信端等便于公眾獲取的方式公布本行政區域汽車排放檢驗機構的信息并及時更新。汽車排放檢驗機構要在場區內辦事大廳、休息區醒目位置張貼本地區可維修單位信息,便于車主聯系和送修。各級交通運輸部門應當在網站公示本轄區汽車排放維修機構名錄和聯系方式。
地方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依法依規監督指導汽車排放維護修理工作。取得汽車維修經營備案的一、二類汽車維修企業和從事發動機維修的三類汽車維修企業依法開展汽車排放維護修理業務,可稱為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應按照《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有關技術標準規范、汽車生產(含進口)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機動車排放檢驗報告單及車載排放診斷系統記載信息等,對超標排放車輛進行科學診斷和合理維護修理。完成排放超標維護修理后,要按照規定向托修方交付維修結算清單,并通過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將汽車排放維護修理信息及時上傳到當地交通運輸部門,并注明是超標排放維護車輛。對于屬于二級維護、總成修理、整車修理作業的車輛,維護修理完成后還應簽發《機動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經診斷后確實無法修復的或維護修理后仍然無法達到規定排放標準的,應如實告知托修方。
地方交通運輸部門可以根據工作實際,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遴選一定比例制度完善、技術過硬、質量信譽考核等級在AA及以上、承修車輛復檢通過率高、群眾滿意度高的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作為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示范站。示范站應掛牌運營,發揮汽車排放污染維護修理帶頭示范作用,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三、實施汽車排放檢驗、維護和違法處罰聯動管理各省級生態環境、交通運輸部門應通過信息閉環管理來實現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聯動,以及對超標排放汽車的閉環管理。超標排放汽車的排放檢驗信息和維護修理信息,應分別按照生態環境部和交通運輸部有關技術要求,通過汽車排放檢驗信息系統和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上傳至各自省級系統,并通過兩省級系統實現數據交互,按制度作出處理。具備條件的地市可以通過地市級相關系統實現閉環管理,并將數據上傳至省級系統。
對超標排放汽車,汽車排放檢驗機構應通過書面告知、手機短信等方式通知汽車所有人或使用人,要求到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維護修理。汽車排放檢驗機構應積極為復檢車輛提供預約服務、開辟綠色通道、實行檢測費優惠等優先服務措施。超標排放汽車到汽車排放檢驗機構復檢的,汽車排放檢驗機構應優先通過系統查詢其維護修理記錄作為復檢憑證。暫不具備信息化條件的地區,汽車排放檢驗信息系統和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實現聯網前,可以將維修結算清單或者《機動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作為復檢憑證。對經維修或者采用污染控制技術后,大氣污染物排放仍不符合國家排放標準的車輛,其所有人應當按照法律規定要求和程序將車輛予以報廢。汽車未經檢驗合格或取得檢驗合格標志上路行駛的,由公安交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進行處罰。
四、強化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的監督管理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會同交通運輸、公安交管、市場監管部門完善監管執法模式。推行生態環境部門檢測取證、公安交管部門實施處罰、交通運輸部門監督維修、市場監管部門監督檢測的聯合監管執法模式。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要依法加強汽車排放檢驗機構的監督檢查,可采取現場隨機抽檢、排放檢測比對、遠程監控排查等方式,實現對排放檢驗機構的監管全覆蓋。對于異地登記車輛排放檢驗比較集中、排放檢驗合格率異常的排放檢驗機構,應作為重點對象加強監管。嚴厲打擊排放檢驗機構偽造檢驗結果、出具虛假報告、屏蔽或者修改車輛環保監控參數等違法行為;對存在此類違法行為的檢驗機構,一經查實,生態環境部門暫停網絡聯接和檢驗報告打印功能,依法予以嚴格處罰并公開曝光。同時將相關違法違規行為通報市場監管部門,由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處罰,并記入信用記錄。
地方各級交通運輸、生態環境部門應加強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監督檢查。對于不具備維護修理能力、用強制或者虛假信息誘導欺騙的方式向托修方違規搭售排放維護修理項目或配件裝置、夸大配件裝置性能或維修效果、所修車輛復檢通過率低、群眾舉報投訴多的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要依法依規加強監管和處罰,規范凈化汽車排放超標維護修理的市場秩序。對使用假冒偽劣配件維護修理,破壞汽車車載排放診斷系統,采用臨時更換汽車污染控制裝置等弄虛作假方式使汽車通過排放檢驗等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有關規定予以處罰。對有關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示范站存在違法違規情形的,應撤銷其示范站稱號,并向社會公告。
交通運輸部牽頭組建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專家委員會,加強對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工作的技術支持,開展相關政策標準研究評估,開展學術交流,推動行業技術水平提升。各省級生態環境、交通運輸部門要研究建立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相關仲裁機制,保障各相關方合法權益。
五、工作要求
加強組織領導。各省級生態環境、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部門要落實部門職責分工,聯合制定本省實施細則,建立健全定期會商、信息通報、聯合監管等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和人員保障,確保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扎實有效落地。重要情況及時報告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
加強政策宣傳。各省級生態環境、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部門要積極開展政策宣傳,通過互聯網、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多種渠道,開展專家解讀、專題宣傳活動,大力宣傳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要求、汽車所有人保持汽車排放檢驗合格和出現問題及時維修的法律責任義務、違法違規處罰等內容,保障制度順利實施。
提升人員素質。各省級生態環境、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部門應指導汽車排放檢驗、汽車維修行業建立健全從業人員培訓制度,積極開展有關制度和專業技能培訓,持續提升從業人員的專
業技能和素質。鼓勵汽車排放檢驗機構和汽車維護企業優先聘用具備專業學歷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人員。鼓勵組織開展汽車排放診斷修理技術比武和技能競賽。
關于《關于建立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的編制說明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有關要求,加快建立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我司牽頭起草了《關于建立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擬會同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以辦公廳文件形式發布。
一、編制背景
近年來,我國汽車保有量持續快速增長,汽車排放已成為大氣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2018年,我國汽車定期排放檢驗一次通過率約為90%左右,其中柴油貨車定期排放檢驗一次通過率僅約85%左右,部分超標汽車未得到有效維修,采用臨時更換汽車污染控制裝置、偽造檢驗結果等弄虛作假方式通過排放檢驗,汽車超標排放、維護不徹底問題突出。2018年7月3日,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國發〔2018〕22號),明確指出“實施在用汽車排放檢測與強制維護制度”。2018年12月30日,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環大氣〔2018〕179號),明確要求“建立完善機動車排放監測與強制維護制度(I/M制度)”。目前,北京、江蘇、廣東、四川等地已建立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取得了較好成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推動建立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提高汽車排放檢驗合格率,推進超標汽車維修和報廢,迫切需要起草配套文件對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實施要求、職責分工和法律責任等相關內容作進一步細化和明確,以滿足工作開展需要。
二、編制過程
2019年初,生態環境部啟動了《通知》的編制工作。2019年3月起,生態環境部會同交通運輸部等有關部門開展專題調研,按照《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要求及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的實施需要,認真研究了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的經驗,并結合國內實際情況,起草了《通知》征求意見稿。
2019年12月,印發關于征求《通知(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環辦便函〔2019〕298號),征求各省(區、市、兵團)生態環境和交通運輸部門、部法規司及相關行業協會意見。在廣泛聽取各相關單位反饋意見并進行修改后,2020年3月,再次印發關于征求《通知(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環辦便函〔2020〕59號),征求了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及部法規司的意見。根據第二次反饋意見,我們進一步修改完善,目前各方意見已達成一致。
三、主要內容
本《通知》共包括五個章節內容:第一章充分認識建立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的重要意義。明確了建立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要求主管部門強化組織協調,形成聯防聯控機制,推動構建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閉環管理制度。
第二章落實汽車排放檢驗和汽車排放性能維護修理主體責任。主要對生態環境、市場監管部門督促指導汽車排放檢驗機構依法落實汽車排放檢驗主體責任,交通運輸部門監督指導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依規開展維護修理工作作了規定。
第三章實施汽車排放檢驗、維護和違法處罰聯動管理。主要規定了生態環境、交通運輸部門通過信息閉環管理實現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聯動,相關單位或個人依法依規對超標排放汽車進行維護、復檢、報廢和處罰等工作內容。
第四章強化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的監督管理。明確了主管部門完善監管執法模式,開展汽車排放檢驗機構和排放性能維護(維修)站監督檢查,建立專家委員會與仲裁機制等工作要求。
第五章工作要求。對主管部門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政策宣傳,提升人員素質等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