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放話了——阿聯酋隨時準備告別后一滴石油。
阿聯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也許很多人知道這個名字是因為“遍地黃金+土豪”的迪拜,也許是因為占世界總儲量近10%的石油。同時,阿聯酋還是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成員中的第三大產油國。
據說,阿聯酋計劃到2020年將產量提升至400萬桶/天。而就是這樣一個國家,也深知化石資源并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堅持能源可持續發展和多元化發展才能走得更遠。因此,阿聯酋也早早就開始布局能源結構調整。
2012年,阿聯酋在世界能源論壇上就表示,希望通過能源結構多元化措施,尋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及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途徑。當年,阿聯酋公布的數據顯示,阿聯酋電力能源供應有99%來自天然氣,結構單一。
彼時,迪拜已經有4座核電站在建設中,總投資約200億美元,3座預計2020年竣工。同時,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的馬斯達爾生態城日常運轉完全利用清潔能源,僅太陽能電站發電量就達到了10兆瓦。另外,穆罕默德·本·拉希德太陽能公園有望2030年竣工。
為了更好地促進能源結構轉型,2014年聯邦內閣批準阿聯酋在能源部新設5個局,其中就包括負責能源節約與效率、清潔能源和氣候變化等。且,阿聯酋能源部當時就表示,到2020年,核電將占阿聯酋能源消費的25%左右,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到7%左右。
2018年,阿聯酋宣布成立阿布扎比能源部,負責能源政策制定和監管。該部門緊接著就退出了綜合能源模型,預判10年到30年的發展前景,并且制定了2030能源需求側管理和合理化戰略。
2019年來,有消息表示,阿聯酋或可能無法完成2021年的清潔能源目標。據外部報道稱,阿聯酋新目標是2050年,50%的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相比較之下,這個目標或許比“2021年,24%的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更為艱巨一些。
不過近年來,阿聯酋在清潔能源方面的投資也頗為醒目。據機構統計,2017年,阿聯酋在這個領域投資了超過20億美元,甚至超過了挪威、阿根廷、瑞士、奧地利、西班牙等國家。
當年,阿聯酋實施價值9.68億美元的馬克圖姆太陽能公園三期項目,而阿布扎比1.2吉瓦的Adwea Sweihan電站項目也宣布融資結束(2019年4月投入商業運營)。而當時阿聯酋公布的目標還是,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44%。
目前,阿布扎比宰夫拉2000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已經開始招標,且阿聯酋還將幫助亞美尼亞建設100兆瓦浮動太陽能光伏電站及200兆瓦普通光伏電站。
與此同時,阿聯酋內部,追逐清潔能源的商業化運作也是聞風而動。就說Masdar,2016年之際就已經完成了零碳排放城市馬斯達城、100兆瓦單體光熱發電廠Shams 1和海水淡化試驗場三個細分領域的項目投資。僅馬斯達城,預計投資就達到了上百億。
對于我國而言,阿聯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也為國內一些企業帶來了“走出去”的契機。尤其是“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更為中阿雙方的清潔能源合作搭建了橋梁。
如,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參與的Adwea Sweihan電站項目;如中材節能股份有限公司簽署的Ras Al Khaimah水泥公司余熱發電總承包項目;如中核集團與阿聯酋簽署的協議,將在核能領域展開相關合作,并且籌備中核集團在海外的全產業鏈運營和投融資平臺。
“隨時準備告別后一滴石油”,這句話也在時刻警醒著所有國家,清潔能源轉型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