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天朗氣清、碧空如洗已成為北京常態。
北京又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治氣成績單:盡管在秋冬季節,空氣重污染過程時有發生,但在過去幾年里北京各項污染物濃度出現快速下降,2018年重污染發生頻次、污染程度、持續時間明顯下降。其中空氣重污染天數從2013年的58天,減少到2018年的15天。2019年上半年全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進一步降低到46μg/m3,同比下降了13%,一度被業界視作大氣污染防治“北京速度”。僅就2019年8月PM2.5月均濃度更是“跌進20+”,出現歷史新低的23微克/立方米。
多方合力共塑“北京速度”
就城市大氣污染治理而言,倫敦用了30年、洛杉磯用了60年,而被納入聯合國環境署“實踐案例”的北京治氣案例僅用了20年時間。“世界上沒有
其他城市或者區域,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取得這樣好的成績。”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亞太區域主任德欽次仁這樣說道。同樣在20年里,北京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了10.8倍,機動車保有量增長了3倍,人口數量和能源消耗均增長了80%。
但前述矚目成效得來不易。過去20年里,北京大氣治理的發力點包括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嚴控機動車污染排放,以及加強和周邊地區的聯防聯控。北京市范圍內建立了1000多個空氣監測站,對PM2.5在內的6種污染氣體進行監測。截至2018年底,在用的北京地方大氣污染物控制排放標準已達45項,涵蓋燃燒源、移動源和工業污染源等諸多方面。
大氣污染,表現在“天上”,根子在“地下”。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看來,諸多治理措施中燃煤
鍋爐治理、民用燃料清潔化、產業結構調整等,對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的貢獻尤為凸顯。“近年來,北京在治理大氣污染方面,一微克一微克去摳、一天一天去爭取,攻堅克難,久久為功。”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于建華曾指出。為此,北京組織實施了400多項環保技改項目工程,完成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減排任務。
著力強化治氣精細化管理
關鍵是要聚焦重點領域,狠抓污染減排。北京出臺了多項措施和文件,進一步加大調整優化機動車結構,推進交通領域污染減排。通過屢次在國內率先實施嚴格的機動車排放和油品標準,劃定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低排放區。創新實施“黑名單”閉環管理制度,已累計將19.7萬輛檢測超標的重型柴油車納入“黑名單”數據庫;累計推廣28.47萬輛純電動汽車。
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升級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從國家層面推動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制定出臺新增產業禁限目錄和污染行業退出目錄,先后調整退出3000余家污染企業,分類處置1.1萬家“散亂污”企業。在規模以上工地實現視頻實時監控,嚴查嚴罰揚塵違法行為,全面加強裸地揚塵治理,實現各級各類道路清掃保潔全覆蓋。
針對散煤治理,通過煤改電、煤改氣、清煤降氮等一系列措施,北京市的燃煤總量從2300萬噸下降至600萬噸以內。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的方式改造,目前平原地區已基本實現“無煤化”。這背后是北京市政府“真金白銀”的支持。北京市政府對每120平方米、年均所需供暖120天的住宅提供約8000元的補助。有針對性地出臺補貼、價格等鼓勵政策,確保居民和企業“煤改清潔能源”改得了、用得起。
但北京市的大氣污染防治還遠遠沒有結束。《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空氣質量要在“十三五”規劃目標即PM2.5濃度56微克/立方米左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目前,北京市的PM2.5濃度仍然沒有達到中國的環境空氣質量國標,尤其是解決秋冬季空氣重污染過程,仍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北京市市長陳吉寧曾坦言,“大氣污染治理越往后越難,PM2.5的治理也已進入‘一微克一微克’的階段”。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