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份,上海強制實施垃圾分類以來,我國有關生活垃圾分類的話題討論就從未間斷,很顯然,雖然只有上海一個城市強制實施,但是全國人民關于垃圾分類、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都在不斷增強。就在大家對我國日常生活垃圾的未來重拾信心之時,卻忽略了身邊的另一大類垃圾,那便是建筑垃圾。
當你走在街上看到亂丟的飲料瓶、塑料袋時,你自然而然聯想到生活垃圾以及它所帶來的種種危害,但是當你走在街上看到成堆的建筑垃圾時,卻不一定會有所感觸,甚至不一定覺得它是垃圾。
建筑垃圾到底是什么呢?概括來講,建筑垃圾主要是指在對建筑物實施新建、改建或拆除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根據建筑垃圾的產生源的不同,人們把它分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毀建筑垃圾。
是不是覺得建筑垃圾堆在那里,對我們日常生活并未造成多大影響?其實不然,建筑垃圾會廣泛地侵蝕我們的生活環境。如果大量建筑垃圾長期堆積、無人處理,很快就會降低附近土壤的質量和生產能力;長期置放于空氣中,容易形成粉塵顆粒,影響大氣質量。此外,長期堆積的建筑垃圾還會產生有害物質滲入到地下水域,污染水環境。無論是土壤、大氣還是水源,這些污染和危害,哪一項都會對我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
近年來,我國城市化步伐不斷加快,一棟棟建筑高樓拔地而起,同時堆積的建筑垃圾也越來越多。據相關統計數據測算,2017年我國共產生建筑垃圾達16億噸,截止至2018年中國建筑垃圾產生量約為17億噸。住建部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還將新建住宅300億平方米,屆時,我國建筑垃圾產生量將達到峰值,預計突破30億噸。
產生量如此之多,對周遭環境危害又如此嚴重,那它的資源利用率如何呢?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建筑垃圾的資源利用率還不足10%,遠遠低于歐美國家的90%和日韓的95%。
可見,我們身邊堆積的大量建筑垃圾不容小視。
細想,資源利用率低是我國實施垃圾分類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建筑垃圾分類要比生活垃圾分類簡單的多,為何利用率還是如此之低?
目前我國有關建筑垃圾的專門政策法規少之又少;建筑垃圾資源再生產品標準未形成體系;有關建筑垃圾處理企業規模小、技術不成熟、規范不合理等問題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普通民眾有些連建筑垃圾都不認識,更別提去監督和保護了。不禁發問,我國建筑垃圾的出路到底在哪?
未來,建立健全政策引導、市場推動、社會參與的長效推進機制;形成布局合理、制度完善、利用高效的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體系;堅持以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導向;大力推動減量排放、規范清運、積極推廣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新技術、新產品等等都是我國關于建筑垃圾需要努力的方向,只有這樣,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能力才會有所增強,資源化利用水平才會有所提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