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我國環保領域三大保衛戰有序推進,根據當前推進情況,我們判斷2019年環保行業主要增長點將集中于鋼鐵、焦化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生活垃圾焚燒項目的建設。本輪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計劃于2025年完成80%,未來關注重點為水泥、焦化、平板玻璃、電解鋁、陶瓷、碳素等非電工業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計劃;受“十三五”規劃影響,固廢行業關注重點為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產能建設情況;水環境治理關注重點為海河、遼河、黃河、淮河、松花江等流域的治理情況。
■ 2019年第一季度環保行業上市公司營收同增表現呈兩極分化趨勢,固廢增速高達80%,大氣與水環境治理為負增長。2018年環保行業營收同增大幅下滑近25個百分點,2019年第一季度收窄為約14個百分點,意味著行業開始回暖。分領域來看,大氣毛利率大幅反彈回正,或將迎來新一輪營收增速上漲;水環境營收受表現及工程業務類公司的拖累首次出現負增長,毛利率惡化至3%以下仍不見反彈趨勢;固廢一季度營收同增超過80%,其中焚燒發電板塊的毛利率高達25%以上,且市場缺口較大,在政策支持下將進入一輪行業擴張期。
■ 市民垃圾分類運動將全面提升垃圾發電行業的盈利能力。用干垃圾替代傳統生活垃圾作為焚燒發電的燃料,不但可以降低尾氣處理的成本,還可以增加單位發電的效率,直接提升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盈利水平。濕垃圾鼓勵采用的無氧發酵處理方法,其主要產品為沼氣,或將從供給側拉動我國沼氣發電行業的新一輪發展。
1.2018年環保行業推進情況
2018年6月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我國將全面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據《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后簡稱《公報》)披露,2018年我國生態環境治理力度較大,三大戰役各有成效,但整體仍有較大的改善空間。
1.1大氣治理:工業產能改造重心移向鋼鐵
2018年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的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9.3%;其中,有121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占比35.8%,較上年上漲6.5個百分點;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79.3%,較上年上漲1.3個百分點。藍天保衛戰中規定了2020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需達到80%以上。目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仍有至少2.55天的改善需求。
工業產能改造方面,今年4月份,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曾表示,目前我國在燃煤電廠的超低排放改造進程已經超過80%,接下來將會把改造重心逐步傾斜至鋼鐵行業領域。根據規劃,截至2020年底之前,將推動重點區域企業3.4億噸產能改造,占總目標產能45%;據目前產能分布情況來看,改造任務多的三個省份分別為河北、江蘇和山東省;結合本輪改造行業特點來看,煉焦行業與工業廠房改造行業或迎來較大市場需求。
圖1: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兩步走

資料來源:生態環境部,北極星環保網,招商銀行研究院
根據全國工業行業分布情況,未來超低排放改造的重點非電行業分別為鋼鐵、焦化、水泥、平板玻璃、陶瓷、電解鋁及碳素行業。未來關注大氣治理行業的營收需重點關注這七大行業在各區域的超低排放改造推進進程。
汽車排放升級方面,隨著國六指標的推進,汽車尾氣對大氣污染的影響也將逐步降低。當前推進的國六標準可直接對標歐洲第六號排放標準(2013年起施行),根據規劃,今年7月1日起,以北上廣深為首的大部分一線城市將停止為國五車輛提供新上牌服務,明年7月1日起將范圍擴大至全部城市車輛,后年將擴展至全國范圍。
1.2水環境治理:治理重點為地表水劣V類處理
淡水治理方面,全國1935個地表水質斷面點位中I~III類占比達到71%,較上年上升3.1個百分點;劣V類比例為6.7%,較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七大流域、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等流域以及重點水庫湖泊的水質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目前西南、西北諸河的水質為優,長江、珠江流域及浙閩片河流水質良好,黃河、松花江、淮河流域以及太湖與滇池水質輕度污染,海河、遼河流域以及巢湖水質中度污染。
圖2:2018年七大流域和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水質狀況

資料來源:生態環境部,北極星環保網,招商銀行研究院
海洋治理方面,全國近海域水質總體較上年有所改善,目前水質級別為一般,優良(一、二類)海水比例為74.6%,三類為6.7%,四類為3.1%,劣四類為15.6%。目前主要污染指標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
碧水保衛戰中規定了2020年全國地表水一至三類水體比例達到70%以上,劣五類水體比例控制在5%以內,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比例達到70%左右。從目前情況來看優良占比目標已基本達成,當前主要問題在于地表水劣V類占比超標1.7個百分點。接下來劣V類水質占比較高的海河與遼河流域,以及污染較重的巢湖水域或將成為水環境重點治理方向;而黃河、淮河、松花江、太湖、滇池等污單體未達標水域也會成為未來重點治理的方向。
1.3固廢與土壤治理:提升垃圾焚燒處理占比為未來政策重心
土壤治理方面,凈土保衛戰為“三大戰役”中推進與評估難度大的環境改善計劃。計劃制定的2020年需完成指標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土壤與地下水修復專業委員會發布的《土壤與地下水修復行業發展報告(2018)》披露,目前耕地待治理項目主要集中于我國京津冀地區與兩湖地區;礦山治理項目主要集中于我國西南部地區。
圖3:農田污染項目區域分布

資料來源: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招商銀行研究院
圖4:礦山治理項目區域分布

資料來源: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招商銀行研究院
固廢處理方面,據2018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披露,在2013-2017的5年內,我國固體廢物產生量已降低了近40%,全部減量均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類貢獻,而危險廢物與生活垃圾在幾年內一直呈現高速增長趨勢。
圖5:固廢處理未來市場增長點集中于生活垃圾與危險廢物處理市場

資料來源:生態環境部,招商銀行研究院
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缺口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其根本原因在于處理產能的不足,垃圾的產量增速已經遠高于處理增速。在產能利用率達到84.76%的條件下,2017年的生活垃圾處理率僅有56.83%。
根據“十三五”規劃,2020年我國生活垃圾焚燒占比將達到54%,2017年焚燒占比約為40%,預計2018-2020每年將產生2-4億噸的焚燒需求。在新時期垃圾分類政策推動下,垃圾焚燒行業的處理成本也將大大降低。
圖6:生活垃圾處理率逐年下降

資料來源:生態環境部,招商銀行研究院
圖7:危險廢物處理產能利用率僅有27%

資料來源:生態環境部,招商銀行研究院
截至2017年底,全國危險廢物的核準收集和利用處置能力已經達到了8178 萬噸/年 ,但實際處置量僅為 2252 萬噸/年,產能利用率僅為27.08%;我國危險廢物存在區域禁運限制,導致各區域間過?;虿蛔惝a能無法共享,使該行業成為區域寡頭壟斷型行業。目前全國危廢市場空間已達到2000~3000億元,亟待出現一個具有全國產能布局能力的危廢處理,行業未來向更加合理化布局的方向發展。
2.2019年一季度環保行業營收增速觸底反彈
根據上市環保公司年報數據,2018年環保行業上市環保公司營收3006億元,同比增長6.64%,為7年來低水平,比上年同期下滑近25個百分點。
圖8:2018年環保營收同增6.64%(億元)

資料來源:Wind,招商銀行研究院
圖9:2018年除固廢外各領域營收同增均有下滑

資料來源:Wind,招商銀行研究院
從2019年第一季度數據來看,環保行業上市公司營收同比上升7.39%,較前值下滑收窄為14.13個百分點。營收增速下滑的收窄或標志著環保行業市場已出現回暖趨勢。分領域來看,水和大氣治理領域營收均為負增長表現,而固廢處理行業營收增速則高達80%以上,兩極分化趨勢顯現。
圖10:2019一季度環保營收同增7.39%(億元)

資料來源:Wind,招商銀行研究院
圖11:2019一季度環保子領域營收同增兩極分化

資料來源:Wind,招商銀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