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產大年——這是當前垃圾焚燒產業鏈的共識。在政策補貼和市場利潤的雙重力量推動下,作為當前環保產業中“十分賺錢”的產業類目的垃圾焚燒,成了地方政府和環保企業爭相布局的產業熱點。
垃圾焚燒企業的收入來源包括四部分,垃圾處理費、基礎電價、省補電價、國補電價。根據財政部PPP項目庫中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兩年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資本金內部收益率穩定在6%到10%的區間。按目前項目建設投資成本40—50萬元測算,“十三五”期間,垃圾焚燒總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2532億元。
近一段時間來,全國多地正迎來密集的生活垃圾焚燒廠項目的規劃與建設。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上半年,全國已投運垃圾焚燒產能同比增速漲至25%,年均新投產項目提升至6.8萬噸/日。這其中,目前噸垃圾發電量在280-300度左右,發達沿海地區垃圾焚燒站的噸垃圾發電量可達300-330度。
另據《“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建設規劃》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垃圾焚燒處理能力要達到59萬噸/日。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全國投運項目到2020年將升至550座左右。可以看出,在垃圾焚燒項目連續上馬的情況下,今年的垃圾焚燒項目投資建設規模依然將呈現出大幅上漲。
受訪專家表示,快速發展背后也帶來一定的市場隱憂:“吃飽”之后,行業能不能“吃得好”?垃圾焚燒發電主要的特點是資金密集型,需要大量資金。面對行業競爭壓力的情況下,需對企業內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原來靠資本和市場的垃圾焚燒產業鏈,未來更多靠產品和服務以及技術創新。而在更多的業界人士看來,提升垃圾焚燒發電效益的前提下,補齊生活垃圾焚燒全過程污染控制和風險管理中的薄弱環節——飛灰處置成為當務之急。
隨著焚燒量的增加而大幅產生,在處理能力不足、成本倒掛等現實之下,飛灰妥善處置、安全循環利用已然是又一難題。收集于煙氣管道、煙氣凈化、分離器和除塵器裝置等處的的飛灰,主要包含二噁英,以及不易分解的鉛、汞、鉻、砷、鎘等重金屬。2015年全國垃圾焚燒量為6811萬噸,飛灰產生量已高達395萬噸,占到全國危廢產生量的1/10。
早在2008年,飛灰已被國家列入危廢名錄。2016年新修訂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也明確將飛灰列為編號HW18危廢,危險特性為毒性。《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卻沒有對飛灰監督性監測進行規定,也沒有對垃圾焚燒廠開展飛灰自行監測提出要求。對檢測次數和監督方式沒有明確要求,實際造成了每座焚燒發電廠對飛灰的檢測次數存在差異。
從目前實際情況看,這卻是一筆糊涂賬。目前國內80%的垃圾焚燒廠采用的都是機械爐排焚燒爐。飛灰處置則主要采取固化后填埋,但填埋本身占用土地資源,且會帶來環境風險。同時,安全填埋場投資成本較高,1噸飛灰處置成本約1500多元,按照1噸垃圾產生2.5%的飛灰計算,噸垃圾飛灰處置近40元。
而與其他處理路徑相較,目前國內約有20萬噸在建水泥窯協同處置飛灰項目,則更符合我國國情。正如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所言,“加快推進利用現有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有利于緩解生活垃圾處理壓力、實現企業與城市的和諧共存。”數據顯示,水泥窯協同處置目前占比接近47.85%。未來幾年,這一數字還將增加。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