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治理取得巨大成果
通過京津冀聯防聯控聯治,治理大氣污染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效,2018年,河北省PM2.5年均值56微克,比2013降幅48%,比2017年下降14%,天藍、地綠、水清的環境,增加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生態治理不能一蹴而就,正如所言,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防治大氣污染,需要個人、集體、國家,乃至各國的共同努力。
雖然我們的大氣治理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距離歐美發達國家的空氣質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就好像田徑運動員提高成績,越到后面越難,從56微克,提到高35微克,再提高到25微克還有很多艱苦的工作要做。能源結構調整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
室內環境治理 勢在必行
統計表明:人一天大約有2小時在室外,22小時在室內。
改善室內環境而言,同樣任重道遠。
城市居民每天在室內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時間占全天時間的70-90%左右,一些老人、兒童在室內停留的時間更長。在一定意義上,室內環境對人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公眾的身體健康的影響遠遠超過室外環境。
時至今日,雖然環境保護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有很多人還沒有真正意識到室內環境質量對健康的影響。
環境問題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員戴自祝指出,室內空氣污染按其污染物的特性可分為物理污染、化學污染、生物污染。
物理污染:可吸入顆粒物、重金屬和放射性氡、纖維塵和煙塵等。可吸入顆粒物是指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10μm的顆粒物,顆粒的成分較多,除了一般的塵埃外,還有炭黑、石棉、二氧化硅、鐵、鋁、鎬、砷等130多種有害物質。按照粒徑劃分的顆粒物類型有降塵、總懸浮顆粒物、漂塵、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微粒PM2.5。
化學污染:主要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和有害無機物引起的污染。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包括醛類、苯類、烯等300種有機化合物。而無機污染物主要為氨氣(NH3),室內吸煙、做飯等燃燒產物CO2、CO、NOx、SOx。
生物污染:細菌、真菌和病毒引起的污染。微生物普遍具有以下特點:個體小;繁殖快;分布廣、種類繁多;易變異,對溫度適應性強。能引起人類傳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一般有以下幾種:病毒(virus)、細菌(bacteria)和真菌(fungus)。懸浮微生物,門廳、大辦公區中流動、密集的室內人員帶來的流感病毒、結核桿菌、鏈球菌等生物污染物,是引起呼吸道疾病及室內空調疾病的直接原因。
那室內空氣污染該怎么控制呢?源頭控制是保障室內空氣品質的根本,通風換氣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關鍵。控制源頭,減少暴露機會,加強通風,凈化空氣。室外環境好的時候,能開窗時我們就開窗,但是遇到室外環境很糟糕時,我們該怎么辦,在家,用空氣凈化器,還是用新風系統?兩者有何區別?用什么牌子的好?今天外面有霧霾,可是不得不出門,是否該準備防霧霾口罩,什么樣的口罩才真的防得住霧霾呢?我們家剛裝修完,甲醛是否超標?如果超標了,我們該怎么辦?我們的辦公樓需要進行凈化改造,有哪些注意事項?環境監測如何與以上相配合,檢測儀應該具備哪些功能?……
以上種種問題,2019年8月27-29日,第七屆空氣凈化及新風系統展將為您提供滿意的回答。這場展會以解決室內空氣潔凈為側重,涉及:空氣凈化器、新風系統、商業樓宇凈化改造、商業油煙凈化、室內甲醛治理、細菌微生物控制等方面,對于消費者來說,在這里,可以學到知識,交到朋友,找到前沿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一年一場的行業盛會,300家展商,幾千件展品,28場會議,上萬人交流……行業組織、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企業負責人、經銷商、代理商、考察項目的投資人、房地產商、物業公司、校園新風商等等與行業能掛鉤的各方都會紛至沓來,來談什么呢?企業與經銷商、代理商對接,生產企業與品牌企業聯合開發、制造洽談,供應鏈企業交流合作,學術與企業界交流,“產學研”合作,企業發布新產品,舉辦招商會,行業技術交流,企業負責人之間對行業的探討和對話,共同梳理室內環境與人居健康事業。
隨著大氣環境的改善,一些從業者擔心空氣凈化設備會缺乏市場,部分跟風者或產業投機者紛紛轉型或者直接放棄。對此,戴自祝老師表示:其實霧霾只是新風凈化產品的事件營銷。但有的企業把產品定位搞錯了,新風不單單是解決霧霾的,新風的原本定位就是通風換氣。研究表明,密閉的室內空間含有危害大的甲醛、苯類等各種揮發性有機物,統稱TVOC,還有CO2、細菌、病毒、塵螨等其它有害物,新風的作用就是將室外的新鮮空氣置換進來,改善我們的居住環境。
近年來新風得到了快速普及,人們對空氣質量的關注加速了行業發展。實際上,室內,尤其是人員密集的大型公共建筑、學校、醫院和地鐵等交通工具的空氣質量難免受到影響,所以新風和凈化都是必要手段。也就是市場剛需隨時都在,要靠我們去開拓。隨著今后建筑的密閉、人居健康意識的提高、消費的升級、中產階級的崛起,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
行業在不斷洗牌,相信留下的必定是精品。對目前處在發展盲目狀態下的企業而言,該如何突圍?如何營銷?如何宣傳?相信展會是非常好的陣地,企業應該通過規劃參展+新聞曝光+產品測評等一系列的營銷活動,在市場艱難階段脫穎而出,才能成為后的贏家,才能成為行業寡頭。
突破瓶頸 行業發展需不斷創新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低碳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鄧高峰表示,在行業闊步向前之際,新風企業在把握市場機遇的同時,一定要注重技術創新,保證產品質量,提高服務水平,做到提量又提質,服務不打折,讓廣大消費者同享環保節能政策帶來的紅利,使行業得以規范、健康地發展。
“單一功能的產品銷售面太窄”,奧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高守勇表示,“新風行業在受到沖擊的情況下,要考慮拿什么生存下去,通過什么樣的渠道走下去,企業在凈化器和新風系統之間是需要斟酌的,單一功能的產品可銷售范圍狹窄。奧普家居一直在做新風和取暖結合的產品,這樣可選擇性和需求范圍會增加,產品的利用效率提高,銷售市場也會更大。”
針對產品的發展方向,上海濕騰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后明表示,目前市場上的除濕機和新風機產品功能都較單一,針對很多用戶的“新風+除濕”的需求,濕騰推出了新風除濕一體機和新風恒濕機,以解決同時購買兩臺設備成本高且裝修吊頂布管麻煩的難題。此外,濕騰還采取布局,產品覆蓋空氣除濕機、各類加濕器、恒溫恒濕空調、酒窖空調、轉輪除濕機、管道除濕機、中央新風除濕機、新風全熱交換除濕機、新風凈化系統、恒溫恒濕箱等一系列空氣溫、濕度處理設備,同時可根據客戶需求訂制各類非標溫、濕度控制設備。近還推出了熱風機、超低溫空氣源熱泵等產品。
對于產品,澤風不斷推陳出新,性能也是一直在不斷改進,龍閣吊頂新風系列產品、柜式新風系列產品、空氣凈化系列產品、空氣清新機、電動口罩等強勢登陸,祥瑞380、 凈風·小王子、凈風·小天使等產品,不僅僅是顏值擔當,實力也是相當厲害。東莞市澤風凈化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慶表示:“企業想在行業里做出品牌,一定要丟掉幻想,沉下心來,穩扎穩打,學會用長遠的眼光去看待新風行業未來的發展,找好自己的定位,堅持技術創新,苦練內功,從用戶角度出發,把產品和服務做精、做細、做好!”
提到創新,不得不提智能化,在生活品質逐漸提高的當下,人們對方便性和舒適性的要求也逐漸提高,智能化深入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是目前產品智能化被宣傳得過于夸大,成為賣點或噱頭,而智能化的體現多用于手機APP的數據顯示,可以直觀設備的運行情況,但大多時候,因使用效率不高,后成為了擺設。鄧主任指出,產品智能化還是要以人為本,不能以想象中的規則去進行,要更多符合和貼近日常的生活,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智能化,讓消費者體驗到好的產品使用感受。
“除了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其實服務也應該創新”,北京文夕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桃圣博表示,2018年以來,新風行業品牌逐漸向大品牌靠攏,這些大品牌在近兩年因天氣轉好受到得沖擊較小,并不影響企業發展,其中壁掛機和新風柜機受到得沖擊大,商用機和吊頂機受到得沖擊較小。因為國家扶持和政策的實施,行業各項工作在穩步發展,但空氣治理問題是長期的工作。目前廠家更注重向服務和售后方向發展,更為客戶著想。
各方齊發力 行業未來可期
清華大學教授張彭義表示,目前空氣污染狀況得到良好改善,但是未來的5-10年中,空氣污染依然處于比較嚴重的情況,市場需要有技術含量和先進理念的企業去挖掘潛力。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表示,空氣凈化類產品在醫療中和病人家中應用得很多,病人往往在生病治療中和后期身體恢復期,會格外重視空氣問題,需求量很大,市場擁有廣闊前景。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低碳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鄧高峰從事空氣凈化工作十多年,鄧主任指出,在2007-2008年期間,就提出過機械通風的方法,室內空氣通過機械通風換氣,降低室內污染物濃度;2013年開始霧霾頻發,新風行業發展迅猛,企業增加速度飛快。目前,室內裝修污染及環境空氣污染問題引起政府和民眾的關注,新風凈化系統受房地產商青睞,眾多國家側重工程配套新風凈化系統。人們健康意識逐漸增強,新風凈化行業步入盈利軌道,工程銷售為主要銷售渠道,零售市場逐漸打開,線上線下同時銷售的模式也逐步展開。行業發展前景誘人,引各進入到行業中,競爭激烈。我國的新風凈化系統主要應用于酒店、中高檔住宅、學校,還有醫院等公共場所,而新風凈化系統的銷售也以房地產配套為主。
奧維云網《2018年新風行業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新風系統銷售規模達106萬套,同比增長39%,銷售額102億元,同比增長27%,相比于2017年增速明顯放緩。房地產精裝修渠道、家裝公司等新興渠道的銷售前置,使傳統的零售渠道遭遇“截流”。2018年中國房地產精裝修市場規模253萬套,同比增長60%,總滲透率達27.5%,預計提前完成30%的目標。政策大力扶持與導向,使精裝房成為大勢所趨,新風的配套規模也水漲船高,2018年房地產精裝修渠道新風系統配套規模達74.9萬套,同比增長34.2%,全年配套率達29.6%。
2019年新風行業銷售規模預計突破150萬臺,同比增長45%左右,銷售額預計實現140億元。隨著消費者認知的提升以及各品牌渠道戰略的成熟,線上線下零售,房地產精裝修與校園將為市場注入新的增量,成為支撐新風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的關鍵渠道。奧維云網預測,未來五年,新風系統市場規模或將突破500萬臺。
在大環境改變下,企業只有突破現狀,迎面而上,才會取得更好的突破和發展,行業發展也會趨于正規合理化。未來,需政府、行業組織、企業、個人等各方齊發力,共同維護行業秩序,相信新風行業未來可期!
讓我們一起御風而行,乘風破浪,堅定腳步,勇往直前!
改善室內環境,雖然道阻且長,堅信行則將至!
激情八月,好運北京,邀君一起,共聚一堂,同謀發展!
本文系空氣凈化及新風系統展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