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的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包括農林廢棄物直接燃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垃圾填埋氣發電、沼氣發電。”這是網上對生物質發電普遍的定義。
據了解,世界生物質發電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當時正值世界性石油危機爆發之時,歐洲國家丹麥承受不住昂貴的石油價格,便開始倡導開發清潔的可再生能源,隨后秸稈等生物質發電被大力推行。20世界90年代以后,生物質發電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發展開來。
與傳統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質能屬于清潔燃料,燃燒后二氧化碳排放屬于自然界的碳循環,對環境不構成污染。發展生物質能發電,實施煤炭替代,可顯著減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產生巨大的環境效益。據測算,運營1臺2.5萬kW的生物質發電機,與同類型火電機組相比,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萬t/a。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生物質能資源非常豐富。據了解,我國的農作物播種面積有18億畝,各種農作物每年產生秸稈6億多噸,其中可以作為能源使用的約4億噸;森林面積約1.95億公頃,森林覆蓋率20.36%,每年可獲得生物質資源量約8億至10億噸。此外,我國還有5400多萬公頃宜林地,可以結合生態建設種植農作物,從而產生大量生物質能。
我國的《可再生能源法》于2005年2月28日對外公布,2006年1月1日正式施行,旨在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增加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其中第十四條規定:電網企業應當與依法取得行政許可或者報送備案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簽訂并網協議,全額收購其電網覆蓋范圍內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并為可再生能源發電提供上網服務。自《可再生能源法》頒布以來,我國的生物質發電,特別是甜高粱秸稈發電迅速發展。
2016年底,國家能源局下發《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根據規劃目標,到2020年,生物質能基本實現商業化和規模化利用。生物質能年利用量約5800萬噸標準煤。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900億千瓦時,其中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700萬千瓦,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750萬千瓦,沼氣發電50萬千瓦;生物天然氣年利用量80億立方米;生物液體燃料年利用量600萬噸;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3000萬噸。
發展生物質發電產業是構筑穩定、經濟、清潔、安全能源供應體系,突破經濟社會發展資源環境制約的重要途徑。未來,利用生物質能發電將成為解決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徑之一。有分析預測,到2025年之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質能發電將占據主導地位。總的說來,生物質能發電行業發展前景廣闊,毋庸置疑。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