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一周看點】2019年3月1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李干杰部長都說了啥?老崔梳理了一番,帶你快速get重點!
第一,探索新路子。
為了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生態環境將從4個方面來落實:第一,深入學習、宣傳、領悟、貫徹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第二,要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第三,夯實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三大基礎。第四,要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形成可推廣復制的模式。
第二,藍天保衛戰
李干杰提出,目前藍天保衛戰總體進展和成效不錯,頂層設計已經完成,治理格局基本成形,重點任務有力推進,成效逐步顯現。但壓力仍舊很大,體現在:思想認識的搖擺性,治理任務的艱巨性,工作推進的不平衡性,工作基礎的不適應性,客觀條件的不確定性。
第三,環保一刀切
李干杰首先強調了企業的環保責任,以及生態環境部門的職責。還表示,環保一刀切在全國而言并不是普遍的、也不是主流,但是它確實在一些地方、一些時候是存在的、發生過,并且產生了十分不好的影響。兩年來,環保部門主要從6方面來禁止環保一刀切:號召、規范、查處、帶頭、規范執法以及強化服務意識等。
第四 ,長江經濟帶
為了保護長江母親河,近幾年,生態環境部會同沿江各省市與相關部門做了4個方面的工作:制定規劃計劃,夯實地方責任,推動綠色發展,解決突出問題。2019年將從8方面繼續發力:飲水水源地的保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綠盾”相關行動,“清廢行動”,劣Ⅴ類水體、入江入河排污口、“三磷污染”、省級以上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的專項整治。
第五,有兩種聲音
一種是環保“一刀切”,影響了經濟;另一種是面臨經濟下行壓力,有些地方放松放款了環保。李干杰強調,這兩種聲音反映的問題在個別地方存在,但不是主流。生態環境部對于這兩種問題堅決反對,發現后將嚴肅查處。生態環境部將做好后續工作,把“4567”貫徹好。
第六,治污的信心
李干杰表示,污染防治攻堅戰雖然面臨挑戰,但同樣面臨著5個方面好機遇: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質量發展有利于根除污染問題;宏觀經濟和財政政策的支持;改革舉措釋放的紅利;反復探索積累的經驗和方法。
為了支持地方和企業,下一步將繼續加大資金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強化技術層面的幫扶,以及加強中央環保督察和強化監督工作。并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動為企業提供幫助和支持,進一步完善環境經濟政策。
第七,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將在在中國召開,是社會對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進展和成效的肯定。下一步,將做好生物多樣性的調查、觀測、評估,進一步擴大公眾、企業參與的渠道,做好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同時,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做出貢獻。
第八,大氣污染源
大氣重污染成因及來源主要源于3大方面:污染排放、氣象條件、區域傳輸,現在關鍵是要優化四大結構,做好重污染天氣條件下的預警應急工作,實施聯防聯控。天氣好的情況下,不要自滿松懈;遇到重污染過程、重污染天氣,不喪失信心。要有定力,要科學客觀,自信堅定,不要反復搖擺,不要五心不定。
第九,談氣候變化
中國積極參與氣候治理,認真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在國內積極推動建立中國的碳市場,成效凸顯。下一步將從5方面著手:加強工作協調和政策協同;加強碳市場管理制度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能力建設;主動適應氣候變化的影響;繼續深度參與和氣候治理;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第十,說數據造假
環境監測數據的質量是環保工作的生命線,不能出毛病,不能有問題。對于監測數據造假,通過嚴厲懲處讓其不敢,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讓其不能,通過考核壓力讓其不愿。重要的是加強質量管控,發現問題嚴肅查處,確保我們監測這個頂梁柱、這條生命線能夠不出毛病。
第十一,感謝高檢
“我們特別贊賞也特別感謝高檢,包括全國檢察系統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一個重要的領域,來開展相關工作,發揮積極的作用。”李干杰部長說,過去一講環保,就是環保部門一家單打獨斗,小馬拉大車。現在情況完全變了,大家都積極參與,都積極工作,發揮好各自的優勢,共同齊心努力來打污染防治攻堅戰。
第十二,渤海攻堅戰
海洋環境保護職能整合到新的生態環境部之后,說實在的,確確實實是一項新的任務,也是個新的挑戰。下一步,將圍繞“一個目標”(建設“清潔、健康、安全渤海”作為戰略目標)“三管齊下”(減排污、擴容量、防風險)。讓地方趕緊編制行動計劃,以及積極推進入海排污口“查、測、溯、治”這四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