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環保在線 原創視點】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資頻頻出手,入股環保企業。有人說,環保企業“缺錢”,國企“有礦”,這是“逢低”。顯然這并沒有說出問題的根本所在。那么,國資有何目的?環保民企又為何笑臉相迎?
進入2018年以來,金融去杠桿,PPP清庫存,環保企業資金緊張,甚至引發部分環保企業流動性危機。國有資本紛紛進入“接盤”環保民企,幾乎形成了一股“潮流”。據了解,從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1月份,前前后后共有11家環保上市公司引入國資。
它們分別是:*ST凱迪、三聚環保、永清環保、天翔環境、興源環境、環能科技、神霧環保、東方園林、美晨生態、中金環境,以及2019年“擬易主國資”的碧水源。
面對環保的資本寒冬,國資為何頻繁出手?我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看好環保產業的未來前景,“逢低”。第二,2018年下半年以來,國務院、央行、證監會頻頻發聲,下發融資利好政策,引導國資馳援受困企業。第三,國資企業“家中有礦”,也就是資金充足。
當然了,驅動國資“接盤”環保企業的主要因素還是,環保行業本身還是朝陽行業,發展潛力較大,符合國資對民企的救助標準。
事實上,國企“接盤”環保行業,對于自身發展而言同樣弊大于利。根據2017年12月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國有資本加大對公益性行業投入的指導意見》,“接盤”環保企業,國企可以享受享受稅前加計扣除優惠等政策紅利。
另外,對于完善國有企業全產業鏈、尋找業績增長點,以及滿足自身的環保治理與轉型升級需求,也有著不可或缺的意義。
有機構分析認為,環保民企引入國資,憑借國資股東強大的資金等綜合實力,勢必大大降低公司融資成本及業務運營風險,緩解股權質押及減持風險,多方面提升公司經營實力。
正如神霧集團所說:“有強力的地方政府及大型國企的支持,將有利于神霧集團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優化債務結構,為神霧集團進一步穩定、緩解各種債務壓力提供支持,為解決神霧集團當前面臨的流動性緊張困難提供途徑。”
不過對于國資頻繁出手入股環保民企,業內卻又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國進民退,說明“民企拼不過國企”的殘酷現實。也有人說,國資入股民企,可以讓資本與市場對接,是環保產業發展壯大的關鍵性一步。
至于部分專家擔心的,“接受國企大筆投資乃至控股,環保民企是否還能持有原本的創新活力和對市場變化快速調整的應變能力”等問題,這個擔心或許是多余的,即便這種可能性存在,但也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否則又能如何?
不管怎樣,國資不斷出手接盤環保企業,對于環保行業來說,真正的洗牌期要來了,市場將更加殘酷,也將更加規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