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原創視點】與2017年同期的1.1萬億總市值相較,2018年環保板塊總市值縮水了約3成。截至年底,環保板塊跌幅也超過45%……明明政策利好不斷,環保板塊卻喋喋不休,到底發生了什么?
2018年,環保上市企業的發展情況如何?2019年1月20日,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對外發布的《2018生態環境產業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環保上市公司(A股、H股、新加坡股)超100家,總市值接近8000億元人民幣,發展勢頭健康良好。
不過根據《報告》,2018年環保板塊的市值總體表現不佳,除個別企業,大部分環保企業股價下挫。與2017年同期的1.1萬億總市值相較,2018年縮水了約3成,包括許多在內的個股,估值跌幅超50%。
生態文明建設被寫入憲法,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推進,大氣、水、土壤等污染治理全面實施……未來5~10年,我國環保投入必然會越來越大,環保產業的規模也已經連續三年實現“萬億級”跨越,可環保股的表現卻越來越差,不盡如人意。
什么行業賺錢?這個問題,在馬云和許家印等一眾大佬看來,很容易回答,無外乎:人工智能、大健康、環保這三大方向。前兩個很好理解,第三個環保多少讓人有些不服,甚至有人說,環保是“李鬼”,適合做公益,不太適合做實體。
回顧2018年的股市,先抑后揚,震蕩劇烈,三大指數跌破2016年2月以來的新低,堪稱“熊市”。而在這一年,板塊跌幅榜的前五名,環保位列。
數據顯示,進入2018年之后,環保板塊持續回調,截至年底,跌幅超過45%,刷新歷史新低。還有一組數據更嚇人。從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整個環保板塊跌幅逼近60%,個股基本延續了這個勢頭,沒有例外。
明明備受政策呵護,環保板塊卻混得這么“慘”,為啥?缺錢!和許許多多的行業一樣,嚴重缺錢。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缺錢”是環保產業現階段大也需要解決的問題,關乎著環保企業的興衰存亡。縱觀2018年,不少上市企業債務違約,環保PPP寒意十足。
“2019年,將會是環保產業的新起點,也是環保板塊的轉折點。”一位行業分析人士說,開年以來,環保股的逆市領跑就是好的證明,在2019年“一雪前恥”并非沒有可能。
先是2019年1月18~19日召開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生態環境不全面部署2019年環保各項工作,確定利用4年時間啟動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等側重點。
隨后2019年1月21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新一年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表示,今后,行政手段會逐漸弱化,經濟手段會更加增強。目前,財政資金、債券、基金現在都在運作,企業投入、政府資助比較到位。
現在的情況是,政策利好還在不斷,環保“強監管”時代到來。定增融資條件放松,清理政府拖欠民企賬款,民企資金情況破冰,市場對PPP情緒修復,都預示著環保板塊的拐點已至。
分析機構指出,在業績、估值、預期的三重低點,2018年已經將環保行業的風險稀釋消解,目前已經太大的風險點。隨著環保項目規范化程度越來越高,銀行放款意愿增強,環保企業的回款和盈利將得以改善。其實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錢荒”問題解決了,環保板塊的春天也就真得來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