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據雄安發布微信公眾號12月28日消息,《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于正式獲得國務院批復。這張規劃“未來之城”的宏偉藍圖,在描繪新時代高發展質量前景的同時,也打開了雄安新區的環保風口。
2018年底,國務院正式批復《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一座現代化宜居之城揭開面紗的同時,也標志著雄安新區即將進入大規模發展建設的快車道。
早在兩年前,雄安新區在春光里如平地驚雷,給長期沉寂的京津冀一體化進程注入一劑強心針。雄安新區有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也將成為帶動河北發展的重要生態支撐區。藍綠空間占比穩定在70%——雄安規劃綱要中這一指標,引人關注。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指出,這次雄安新區的規劃鮮明地使用了生態空間的概念,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把“河淀林田城”作為一個整體系統規劃。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一直是雄安新區的重點目標。根據測算,未來雄安雖然有2000平方公里,但真正的城鄉建設占30%以內。如此一來,整個生態系統是建康、永續、安全的。生態空間不再是城市的“底線”,而是城市和區域發展的“前提”,生態價值判斷將會處于空間規劃體系中高優先級。在此背景下,采取高規格標準、采用超前意識和技術的雄安新區將再現“林淀環繞的華北水鄉,城綠交融的中國畫卷”。
俯瞰新區,顯眼的是那片藍色水域——白洋淀。為了保護白洋淀生態環境,恢復“華北之腎”功能,雄安新區設立伊始便把白洋淀生態環境恢復和治理作為新區建設的重點工作。包括結合上游河道治理,在白洋淀實施治污、清淤、補水、搬遷等綜合治理措施,堅持流域“控源——截污——治河”,通過流域系統治理,確保水質達標,再現一汪“白洋”。用智慧化、智能化的管理平臺,對白洋淀乃至雄安新區的大氣、水、生態系統進行一體化監測管理。顯然,進入雄安時間的白洋淀正煥發出新的生機。
除了白洋淀,包括納污坑塘整治在內的突出問題治理亦收效顯著。截至2018年11月,雄安新區共排查并清運各類垃圾超過342.8萬立方米,封堵非法排污口近83.4處;三縣共排查納污坑塘807個左右,已有近50%完成治理,剩余坑塘也已開始施工治理。白洋淀淀區78個村污水、垃圾、廁所等一體化綜合治理先行工程快速推進。
白洋淀修復治理需要相關的環保設備,也將帶動生態修復治理相關聯的產業。在剛過去的2018年里,眾多上市公司匯聚這里,業務范圍覆蓋污水治理、水庫修復及納污坑塘整治在內的多個板塊。雪迪龍、科融環境、首航節能、清新環境、凱迪生態等公司相繼公告在雄安新區設立子公司。此外,河北本地的環保上市公司先河環保也在積極開拓當地市場,未來將抓住雄安新區環境治理市場機遇,全面推進公司網格化監測、大氣治理業務。
東興證券分析師宋勁認為,預計雄安新區在2035年將成為中國基建、環保投資體量大、創新優惠政策多和發展重視程度高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地。長期看,環保作為雄安新區建設重點領域,機構預計遠期投資規模接近1900億元。其中,市政給排水、環衛及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保守估計約1200億、水務投資217億元,京津冀本地環保企業有望受益。
伴隨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批復,承載著天朗氣清、水清岸綠的向往,兩周歲的雄安新區拔節成長、昂首奮進……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