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環衛清潔】環衛市場化運營逐步走上正軌后,公共服務的供給側改革帶來了環衛一體化項目的火熱。近年來,環衛PPP項目嶄露頭角,不少企業開始進行橫、縱向延伸,運營服務與裝備制造聯動助力,區域布局和業務范圍雙雙擴大,環衛一體化成環保新“藍海”。
十九大以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環保“三大攻堅戰”的重要戰場之一的固廢治理領域首當其沖。其中環衛行業作為固廢綜合管理的重要工具以及固廢治理成果的主要展現場景,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居民對高質量生活的追求,已經成為居民眼中“美麗中國”的直接體現,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然而傳統的環衛面臨經費短缺、設備陳舊、人員老齡化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作業效率,制約了行業的發展,環衛行業市場化改革應運而生。環衛市場化運營逐步走上正軌后,公共服務的供給側改革帶來了環衛一體化項目的火熱。近年來,環衛PPP項目嶄露頭角,不少企業開始進行橫、縱向延伸,運營服務與裝備制造聯動助力,區域布局和業務范圍雙雙擴大,環衛一體化成環保新“藍海”。
環衛—城市固廢管理發展的橋頭堡
固廢的管理看似僅是對固態污染物的治理工作,實則牽涉內容眾多,產業鏈鏈條較長。固廢的治理區別于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在于廢物的運輸過程,水作為流體,流動性較強,可以使用管道進行運輸,現今社會中的給排水管網已十分成熟。但固體廢物基本不具備自主流動性,需要借助外力進行運輸。這一點在城市的固廢管理過程中則更為突出。城市的固廢其中一個主要部分便是來源于生活端,極為分散,將各家各戶、以及公共場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固廢)集中起來并運輸到生活垃圾的集中處置設施(填埋場或焚燒廠)進行處理的過程便是固廢管理中的“管網”系統,也就是傳統環衛系統中主要的兩個業務分支:清掃保潔和清運轉運。
在整個固廢產業鏈條中,環衛鏈不僅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連接作用,也同時制約著產業鏈的上下游,而這個制約作用在垃圾分類影響下的固廢產業3.0時代更加明顯。目前我國垃圾分類發展較慢,效果不明顯,其中一個比較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建立一套與垃圾分類相匹配的收運系統。很多地方“先分后混”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垃圾分類的推廣實施,可以說收運系統是垃圾分類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這便是環衛對產業鏈上游(前端)的影響。同時由于沒有嚴格的分類收運體系,導致末端垃圾基本處于混合狀態,混合垃圾進入生活垃圾填埋場及焚燒廠便形成了處置設施的滲濾液等問題,影響了設施的運營效率及效果。而混合垃圾進入有機垃圾處理設施(如餐廚、廚余等)也會造成資源化產品(有機肥)中重金屬超標等問題。被污染的可回收物(被廚余垃圾污染的廢塑料、廢紙等)會大大降低相關回收設施的運營效率及效果。這些都是環衛對產業鏈下游(末端)的制約作用。在“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收運、分類處置”的管理和運營體系得到充分發展后,垃圾分類將作為提質增效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城市固廢管理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環衛市場化改革
傳統的環衛行業主要由地方事業單位負責,政府基于開銷進行撥款,經費短缺、設備陳舊、人員老齡化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作業效率,環衛市場化應運而生。環衛市場化的實踐起步于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進行了一些探索。2003年以后,不少東部沿海城市紛紛推動環衛市場化,部分城市甚至實現城區環衛全面市場化。特別是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96號)發布,明確要求在公共服務領域更多利用社會力量,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各地環衛市場化力度明顯增強。而自2014年起,國家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各地環衛PPP項目數量明顯增多,甚至有地方政府明確要求將以往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環衛項目轉變為PPP模式。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中,已有50多個環衛PPP項目(含清掃、收運)入庫。
E20研究院曾估算,預計2020年環衛市場市場化運營空間將達到400億/年,在整體固廢產業的占比接近三成。雖然環衛作為輕資產運營行業,一般項目體量較小,但市場卻直逼重資產投資垃圾焚燒行業的500億/年運營空間。這其中除了上述環衛行業的重要作用外,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環衛項目的運行模式。重資產的垃圾焚燒行業中,一座二三線城市僅需1-2個、一線城市不過3-5個焚燒設施即可覆蓋全部處理需求,但環衛項目碎片化嚴重,一個建成區一個項目在行業中已屬極大的項目,更多的則是以街道為單位進行運營,一座城市少則十數個,多則數十個環衛運營項目絕不出奇。另外對于經濟較為落后的小城市或縣城,垃圾焚燒廠動輒數億的投資負擔極重,或人口較少的城市、縣城生活垃圾產生量也無法支撐起一座日均600噸處理能力的垃圾焚燒廠穩定運營,因此不具備垃圾焚燒項目的城市、縣城有很多,但是這些地區同樣需要環衛作業來維護市容環境的干凈整潔,以及居民對高質量生活環境的渴望。
近年來我國環衛市場化項目釋放速度不斷加快。但保守估計,目前我國環衛行業市場化率僅為20%左右,距發達國家的60-70%尚有不小的差距,E20研究院認為我國環衛市場空間正在加速釋放,并將在未來5-10年內持續釋放。
近年來,集約化的理念在固廢領域生根發芽,環衛一體化概念迅速崛起,環衛項目服務范圍逐漸擴大,覆蓋了公廁運營、市政綠化、景觀亮化、廣告牌清理、路燈維護等內容,項目體量也有了較大幅度增長。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