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明星企業】作為南京大學校企聯盟成員、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中心伙伴關系單位,匠人智慧(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近年來通過貫徹創新發展理念,堅持把創新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讓高標準、高質量成為產品的金字招牌,企業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行業競爭力不斷增強。

2018中國化工園區綠色發展大會 匠人智慧總經理謝立先生接受本網專訪
對化工園區來說,越臨近2019年,行業氣氛越顯得嚴肅。2018年11月,生態環境部下發了《排污許可管理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進一步明確許可排放量就是其總量控制指標,在法律層面明晰了企業排污總量控制的法律責任。地方層面,隨著山東、江蘇、上海、河南、江西等地相繼出臺多項環保政策,化工園區整治力度達到水平。自此,一場淘汰落后產能、轉型升級的化工園區供給變革熱潮已然掀起。
熟悉的規則馬上就要成為過去式了,新的規則意味著什么?高壓監管態勢下企業應該如何應對?對于這些未知的部分,在日前于寧波召開的2018中國化工園區綠色發展大會上,我們向作為南京大學校企聯盟成員、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中心伙伴關系單位的匠人智慧(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匠人智慧”)尋求答案。他們給出了這樣的回答:主動適應環境監管高壓新常態,充分運用信息化智慧化手段促進管理決策科學化,向制度創新要紅利,用精細化管控挖掘發展空間,迎來騰籠換鳥新機遇。
多維打造創新力
“內涵式”謀求品牌內核
化工園區曾因規模化擴張迅速成長起來,隨之而來的新問題就是——體量迅速膨脹帶來了嚴重的污控體量“消化不良”。如何讓化工園區在環保新常態中“強身健體”,牢筑本土綠色發展的根基?
早在創立伊始,匠人智慧就提出由“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助力化工園區治理步入苦煉內功、系統整合的新階段。實質上,化工園區內涵式發展的根本是重塑價值鏈,也就是將長期被外部化的安全環保成本內在化,成為化工企業和園區的戰略性發展資源。匠人智慧系統集成環境管理、安全生產、能源管理和信息化等多學科體系,傾力為化工園區打造基于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園區智慧管控平臺,優化園區資源、安全、環保戰略性平臺對實體經濟的支撐能力,從而實現匠人智慧的企業價值和品牌價值。
“換言之,也就是由產品導向型向服務導向型轉變、由系統研發向管理創新轉變、由經營產品向經營品牌轉變,著力幫助化工產業從生產規模擴大型向數字化信息管控提升的發展模式轉變。”在接受本網專訪時,匠人智慧總經理謝立曾指出,企業將從產品創新、品牌傳播、營銷整合、價值鏈重構五個方面塑造匠人智慧的結構性競爭能力。

經過多年磨礪,匠人智慧先后完成了結構調整、品牌整合、市場優化等一系列調整,市場運作能力、核心管理能力都有了明顯提升。在過去兩年里,匠人智慧堅守“立足江蘇”的發展準則,相繼打造出江蘇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智慧園區管理平臺、鎮江新材料產業園智慧環境管理平臺、常州濱江化學工業園區環保與安全應急預警一體化平臺等多個國家、省市級示范項目,企業核心能力的鍛造初見成效,市場拉動型企業發展模式基本形成。
誠如“通過進行智慧化管控,江蘇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已基本實現整體安全、環境與能源風險可控,正在逐步形成經濟發展、安全生產、節能降耗、生態環保協調統一的發展格局。迄今,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已成為江蘇省化工園區智慧化管理的典范。”
前端監測預警 后端決策支持
助力化工園區治理趨向高質量
2018年是化工園區治理的一個拐點,也是匠人智慧的豐收時節。這一年,受宏觀經濟、消費結構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國化工行業告別此前粗獷式快速擴張,轉型步入精細化、信息化、效益化上升通道。
“這時,擺在所有化工園區面前的有兩個問題。其一,經濟結構升級趨勢日趨明顯,綠色發展的需求正在變得愈發個性化、多元化、特色化;其二,包括工業廢水處理、工業垃圾治理、廢氣超低排放改造在內的一系列細分板塊一路高歌猛進,迅速擴圍的市場空間也正催生新一輪環保需求。”謝總進一步指出。
在深入研究市場的基礎上,匠人智慧在行業內提出了“向管理要效益”策略,以數字化、信息化、精細化為根基推動化工園區管理模式變革,力爭實現化工行業整體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區域安全環保風險全面可控。首先,在產品供給上,從過去的單一系統平臺開發轉變為生態環境綜合服務平臺,以滿足市場的多元化需求。從傳統的環境監測監控預警到一站式環保整體解決方案,再到化工園區智慧化管理、排污許可管理、環保與安全監控預警一體化、智慧能源管理、污水處理智慧運營等等,不斷完善的產品矩陣滿足化工園區對環境管控方案的多樣化需求。

其次,在研發銷售環節,從過去的單方向、同質化建設轉變為多品類、差異化的定制研發,以滿足不同化工園區的特色化需求。誠如圍繞政府和企業兩大主體的需求,聚焦政府管理、產業發展、園區建設、環境保護等方面,結合各個園區管理模式和特點的差異,旨在開展智慧化工園區建設中的“智慧管控工具”與“智慧管控模式”的協同創新。
在業務覆蓋方面,“智慧園區綜合管理平臺”著重解決園區環境、安全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問題,以環境質量改善、安全風險可控、事故影響可控、經濟持續發展為總體目標,建立合理的管控結構,完善園區各項管理模式。在促進園區經濟綠色循環發展的同時,創建出一套標準化、可量化、科學化的精細化管理體系。
針對中小型化工園區初步建立核心數據決策能力的需求,匠人智慧推出“環保與安全監控預警應急一體化平臺”,為終實現化工園區智慧化管控奠定堅實的工作基礎。公開資料顯示,該平臺集信息感知、傳輸、反饋、分析,環境監控預警、區域安全和風險監控、事故災害預警、應急決策支持、有效調度指揮、快速處理處置于一體,重在實現環境保護與安全生產的監控、預警、應急響應多種功能的協調統一。
基于上述優勢,“匠人智慧將‘立足江蘇、輻射全國’,進一步深挖化工園區綜合整治的管理效益,并融入低碳環保脈絡中,做強本土品牌,擦亮品質名片。”謝總展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