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領導之聲】10月12日,2018(首屆)邯鄲綠色發展論壇正式開幕。國務院國資委副部長級干部、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趙華林在論壇上作了題為“貫徹新時代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扎實有效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演講,從生態文明、經濟形勢及高質量發展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
10月12日,2018(首屆)邯鄲綠色發展論壇正式開幕。國務院國資委副部長級干部、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趙華林在論壇上作了題為“貫徹新時代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扎實有效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演講,從生態文明、經濟形勢及高質量發展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趙華林指出,經濟結構和發展階段決定了環境的質量,因此我們一定要積極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經濟結構沒有根本改變之前環境質量不可能根本改變。從邯鄲市的發展和環境保護中已經看到,近幾年邯鄲市的經濟發展取得了進展,環境保護也取得了進展。
關于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新時代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形成,既是時代要求的產物,也是的綠色情懷使然,應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扎實有效推進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關于經濟形勢
上,大規模減稅、大基建、貿易摩擦,放松了對環保和金融的監管,外溢效應/資金向國內回流,讓其他轉型國家貨幣大幅度貶值。其中,美國的失業率指標達頂點。這樣的環境對中國的匯率、股市、房市、貿易都有影響。
國內上,目前是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前期政策的消化期,三期疊加。經濟下行壓力更大,我們正處在經濟歷史發展的轉折點。國家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三大攻堅戰,環境和金融監管不會放松,要繼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 一降 一補)是基本的對策。
從四個維度看國內的經濟形勢,從生態環境看,強監管成為常態,國家出臺三個十條,加強對散亂污的治理,因此企業發展一定要考慮環境;從中美貿易摩擦看,這對我們的產業結構、市場、去產能等會帶來變數;從結構調整看,有主動調整也有被動調整,被動調整將是一個很大的變數;從金融管控看,為加強治理金融的亂象,出臺了資管新規(去通道、并表)防范系統性風險,預示我們的資金流動性將受到影響。
關于高質量發展
面對、國內經濟形勢,需要推動高質量的發展。如何推動高質量的發展?什么是高質量發展?趙華林認為高質量發展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綠色是要求。高質量的發展一定是綠色的發展,所以綠色發展將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內在要求,邯鄲的經驗也證明了這一點。
再次,創新是動力。高質量發展一定是核心的發展,是一種創新的發展,所以創新發展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要忍住現在經濟下行的壓力,抓住時機調整結構。
后,平衡是目標。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所以高質量的發展不能使城鄉差距越來越大。邯鄲在高質量發展上有成績,還需要進一步努力,期待邯鄲的明天會更好。
如何應對亂象及中美貿易摩擦?趙華林認為,關鍵是辦好自己的事。具體措施如下:一是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二是保持戰略定力,底線思維;三是繼續深化改革,加大對外開放;四是積極應對形勢變化,防范各類風險。
目前關于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關系問題為大家熱議,9月27日,在黑龍江調研時強調:毫不動搖地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保護民營經濟發展,現在的很多改革、舉措都是圍繞怎么進一步發展民營經濟,對這一點民營企業要進一步增強信心,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有益于、有利于民營企業發展的。
10月9日,副總理在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上提出:從戰略的高度認識新時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心地位。其中,提出了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率的十六字方針,提出了六項任務暨六個突出抓好:要進行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場化經營機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革授權經營體制(管資本為主)、國資監管。
后,趙華林強調,綠色環保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趨勢、社會責任、法律要求及自身需要。那些重視環保、重視資源綜合利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企業,贏得了市場,贏得了發展,不符合環保法律標準的企業會讓出市場。綠色環保是方向,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口。
點,綠色環保是趨勢,不僅要求產品是綠色的,制造過程全產業鏈也要求是綠色的。
第二點,綠色環保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沒有社會責任的企業一定走不遠的。
第三點,綠色環保是法律要求,不按照這個要求會受到懲罰的。
第四點,綠色環保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一個好的企業一定是資源充分利用的企業、科技水平高的企業、綠色發展的企業,一定是關心生產職工健康的企業,不符合環境保護標準的企業讓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