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環境監測】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和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眼睛”,環境監測的重要性正不斷強化。受益于政策與社會資本的青睞,環境監測行業也迎來突飛猛進的發展。分析認為,“十三五”期間,我國環境監測行業將形成900~1000億元的市場規模。
自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上升至高度,環境保護也成為基本國策。受益于此,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提速,這也是自20世紀70年代起步以來,我國環境監測行業迎來的大利好,有望邁入高速發展車道,乘勢起飛。
起步晚,但發展快。截至目前,囊括空氣環境監測、水質監測、污染源監測的國家環境監測網絡框架已經初步形成。加上“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為環境監測行業的轉型升級與健康穩定發展奠定了主基調。
2017年,我國出臺了不低于100項的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在政策上不留余地地進行扶持,推動環境監測新技術、新產品與新解決方案的推廣與應用,推動環境監測領域日益科學合理。在資金投入方面同樣可圈可點,繼續繼“十二五”期間投資20億元,“十三五”時期,國家對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方面的投入將高達55億元。
多重利好意思的疊加,使得分析機構對于環境監測市場的爆發持有樂觀態度。業內預計,環境監測市場領域的投資窗口將毫無保留地敞開,到2020年實現900~1000億元的市場規模。
不過也正是因為起步晚、發展快,導致我國環境監測行業崛起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譬如區域差異偏大,發展水平良莠不齊,誠信度不高,部分環境監測機構弄虛作假等問題嚴峻,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環境監測事業和行業的良性發展。
在輪中央環保督察和批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工作中,環境監測數據造假行為被高頻曝光,部分地方甚至因為干預環境監測數據問題而被生態環境部直接約談問責,凸顯了國家對環境監測的重視,勢必大大震懾環境監測數據造假行為,對于規范行業起到重大作用。
按照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長根所說:嚴厲懲處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對地方干預環境監測行為的,運營單位維護不到位的,以及篡改、偽造、干擾監測數據的行為,要依法從嚴處罰,追究責任。
作為我國環境管理的頂梁柱,環境監測近些年的實力正不斷壯大,雖然存在一定的短板,但無礙發展大局。在未來發展中,現代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將逐步構建完畢,環境監測行業將獲得大力推動發展,環境監測市場也將不斷規范。
我們認為,環境監測的利好因素,除了上述幾種,環保稅的開征大大強化了環境監測的監管,《關于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也勢必推動實現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這些都將大大刺激環境監測行業的發展,預計未來5年內將維持不低于25%的增速。先河環保、盈峰環境、天虹環保、聚光科技等在環境監測及運維服務領域已經較為成熟的上市公司,值得重點關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