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京津冀的藍天保衛戰正式全面打響。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京津冀細顆粒物(PM2.5)濃度五年下降超過38.74%,然而這場大氣“大考”并不會因為一個短期目標的實現而結束。
完成“大氣十條”階段目標不久,京津冀再次迎來新一輪大氣污染治理。久治難愈的大氣污染問題,一直是困擾著京津冀地區的一大頑疾。盡管5年來,京津冀三地打響“藍天保衛戰”,聯防聯控下決心治理大氣污染,讓久違的藍天白云逐步成為常態。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大氣污染物年排放量仍然處于千萬噸級的高位,遠遠超過環境容量。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今年起至2020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依舊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重點區域。京津冀地區目前確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PM2.5年均濃度要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新階段意味著新變化,大變化就是由此前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升格”為京津冀與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由國務院領導擔任組長,確保各地區、各部門形成合力,實現區域協同發展。
自6月中旬開始,生態環境部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實施了兩輪大氣污染治理強化督察。在眾多業界人士看來,與2017年專門針對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不同的是,此輪督查區域更廣、規模更大、波及省份更多。從督查情況看,各地持續推進大氣污染治理的同時,前兩輪也共計發現超過5000個各類大氣環境問題。
與行動方案配套執行的量化問責措施成為推動空氣質量改善的關鍵一招。因大氣治理不力,河北曲陽縣、北京通州區、河北省趙縣、山西晉城城區、河南輝縣等5地的政府負責人被生態環境部約談。上述5個縣市區在今年打贏藍天保衛戰前兩輪強化督查中被發現問題較多。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對此強調,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5個縣市區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約談是從更高的要求,更嚴的標準來開展。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2018年以來,生態環境部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治污不力的城市進行約談。目前,第四輪次督查正在加緊進行,且已接近尾聲。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適時對此次被約談的5地進行“回頭看”,并按照督查“五步法”要求對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專項督察。同時進一步增強環保高壓態勢,以強化督政問責,督促地方黨委、政府落實環保主體責任,并帶動全社會環保責任落實。
另一大變化是,在治理措施上,未來三年基本沿襲過去五年做法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按照污染物減排力度排一下次序,首要舉措是削減了煤炭消費,包括散煤、中小鍋爐等。在產業調整方面,北京近5年來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業近2000家,京津冀區域6萬多家涉氣“散亂污”企業被整治。對于河北來說,重點則是工業污染,尤其是鋼鐵等“兩高”行業。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副院士石愛軍就曾指出,京津冀未來治理重心將包括河北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需要整個區域共同努力。
當前,《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方案》正在征求意見,將針對重點時段重點區域的大氣污染問題,拉單掛帳,同時,正在制定配套出臺量化問責的規定。有專業機構預計,大氣污染治理將在“十三五”時期帶來超過10000億市場空間,并將打開大氣環境監測、非電領域排放改造、脫硫脫硝項目改造等領域市場空間。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