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隨著近一段時間內需求量驟增,中國市場正成為天然氣增長為迅速的新興板塊。相比便宜的煤炭,具備綠色、、清潔等多重優勢的天然氣,將不斷在未來能源供給側不斷提升消費比例。但要實現這個目標,國內天然氣產業的保供仍需加速前行。
與往年相同的是,冬季“氣荒”再次上演;
與往年不同的是,2018年的藍天保衛戰不再對清潔供暖予以具體目標。
2017年印發的《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明確,逐步將天然氣培育成為我國現代清潔能源體系的主體能源之一。到202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力爭達到10%左右。而在日前發布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則再次強調,“加快推動油氣基礎設施公平開放,完善油氣儲備設施投資和運營機制,從而加快推進油氣體制改革”。
自2004年西氣東輸管道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以來,我國天然氣消費市場快速打開。在2004—2017年間,天然氣消費量年均增長超過150億方,年增速攀升至13.7%。僅在2017年,超過328億立方米的增量便相當于前5年年均增量的2倍以上,并刷新了我國天然氣消費增量的歷史。預計2030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超過5287億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比例將接近9.4%。
根據需求側角度分析,對于天然氣這種清潔一次能源的需求方興未艾,我們現在看到的增長還只是開始。與快速增長的消費需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天然氣產量增速較慢。盡管國內四大主力氣田塔里木、長慶、青海、川渝每年的產量都在持續正向增長,但過去一年接近7.8%的同比增幅與17%的需求增幅相比,仍然捉襟見肘。也就是說,生產增速很可能仍然跑不贏需求增速。
這對天然氣產、供、銷各個環節都帶來了考驗。同時,目前儲氣設施基礎仍較為薄弱,除北京等大型城市外,其余二三線城市的儲氣能力近乎為零。要緩解局面,就得擴大進口。據媒體報道,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達38.7%,預計到2020年國內天然氣供應的對外依存度仍將保持在28.79%左右的高位。一方面是需求仍會不可遏制地增長,另一方面是供給側仍然緊繃,避免氣荒的出路在哪兒?
業內專家認為,國內天然氣需求的超常增長打破了供需平衡,是導致氣荒的直接原因,而2017年的冬季氣荒凸顯了儲氣庫調峰保供的重要性。作為有效、經濟、適用范圍廣的調峰舉措之一,儲氣庫無疑具備重要戰略意義。來自近日媒體報道,我國主要天然氣消費區已建成儲氣庫超過23座,調峰能力接近115億立方米,高峰日采氣量高達8874萬立方米。
截至目前,儲氣庫容超過388億立方米,相當于三峽水庫的總庫容,調峰保供惠及10余個省(市)。此前儲氣庫就已在北京冬季平穩供氣中發揮出積極作用,在有效緩解霧霾之余,亦實現了日均提供30%—40%的高峰用氣量。特別是在勘探開采技術層面,地層壓力、地層溫度、注采井深度等建設與運營系列相關技術層面,儲氣庫在短時間內取得重大關鍵性突破,彌補了中國天然氣工業產業鏈的一個空白。
而從短期來看,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天然氣在保應方面仍需千方百計組織生產,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穩步推進儲氣能力、供應能力及管網建設。中長期目標則是建成以儲氣庫調峰為主的綜合調峰保供體系,在2025年實現儲氣庫的調峰比例超過半壁江山,并逐步形成西部戰略儲備、中部調峰樞紐、東部消費市場區域共存的新格局。此外,還應加強天然氣儲備和LNG儲罐的設施建設,推進銷售體制機制改革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