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近幾年新能源已經成為資本的的重要流向,動力電池行業的市場增長空間及發展機遇亦被視作風口之一。而在動力電池市場頻頻迎來回暖季的同時,隨著消費市場對高性能、高品質、高性價比動力電池需求的提升,提高動力電池的智能制造水平成為我國動力電池發展的關鍵任務。
從十五到十三五,新能源汽車逐步走向快速發展的道路。而有多少新能源汽車,就會有多少驅動它的動力電池。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擴張之時,作為新能源汽車“心臟”的動力電池正站在風口之上。
在新能源電動車熱的帶動下,電池也成為熱點投資目標。在剛過去的一年里,動力電池行業投資依然火爆。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總配套量超370億瓦時,再次成為大的動力電池應用市場。國內動力電池相關投資項目多達100個,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同時,相比直接用于資源回收,退役動力電池大的價值應用在梯次利用,如儲能、小的代步工具等,這塊市場對退役動力電池需求量很大,有很大的市場挖掘空間。
在業內人士看來,無論是企業還是地方政府,爭相進入動力電池行業正是看好其市場前景及相關政策支持動力電池行業發展。根據測算,當電動汽車每年銷量達到1000萬輛時,產業鏈規模將達萬億元,預計動力電池的需求為500GWh。2020年中國汽車動力鋰電池產量將達到141GWh,這相當于未來3年,汽車動力電池產能將翻近5倍。
即使在新能源汽車政府補貼大幅度退坡、車企對動力電池壓價、原材料大幅度上漲的2017年,電池企業產能擴張的步伐依舊沒有停下。一方面降成本成為大勢所趨,降價壓力逐級向上游傳導,動力電池逐漸從暴利產業轉變為微利行業。另一方面,動力電池的擴產熱潮,核心推動力是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爆發,但電池的產能擴張速度,遠遠超過了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速度。
市場蛋糕在變大,競爭卻愈加激烈。長期來看,動力電池裝機量持續增加,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動力電池市場呈現出強者恒強的特征,行業洗牌不可避免。來自日前媒體報道,2015年,動力電池配套企業接近468家,2016年超過200家,2017年則不足百家。到2018年,動力電池企業將不足50家。有較大產能擴張計劃的企業,主要是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五的大企業,它們在市場上已經獲得了一定的認可。
在新的政策形勢下,對系統能量密度進一步提升的現實需求,使新能源整車廠對動力電池企業技術升級的要求變得更加迫切。業內認為,的競爭力還是產品,的產品不僅能增加供應商在交易中的話語權,也能降低生產成本,擴大利潤空間。而受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影響,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鋰電池今年迎來爆發性增長,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應用已成為主流。
不過,動力電池未來的前景依舊很樂觀,市場份額向大企業集中,將推動行業的研發實力、市場份額、規模應用和管理水平,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雙積分政策即將實施、禁產禁售燃油車提上議程等頂層政策讓行業看到了國家發展新能源的堅定決心,為動力電池播撒了希望。預計未來動力鋰電池需求量將隨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長而維持高速增長。期間企業也應積極主動轉變發展方式:要從產能擴張轉到提質增效上來,走差異化、化發展之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