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在環保形勢嚴峻、能源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隨著三代技術安全性疑慮消除,加之核電裝機規劃尚存較大缺口,我國核電產業發展迎來機遇。為達到2020年實現58GW這一裝機目標,國內機構預測,預計從2015年到2020年,中國每年都將有至少6臺核電機組投產、8臺機組開工。
中國核能已進入規模化發展新時期。2018年伊始,核電迎來全新氣象:“華龍一號”首堆壓力容器吊裝成功、“華龍一號”首堆壓力容器吊裝成功、中核與中核建實施重組。核電行業人士認為,無論對國內還是核能產業,這些都是積極信號。
長遠來看,核電是能夠大規模替代火電的基礎能源。核電對保障中國能源安全、實現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20%的目標,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能源領域要加快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造清潔低碳、安全的能源體系,核電必將發揮積極作用。在眾多業界人士看來,實現自身優化能源結構、促進解決社會發展的同時,正在成為核電發展的中心,也將為核能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
按照《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20年中國核電規劃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從國內來看,核電在整個中國發電結構中的比例依然極小。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核能發電量超過1758億千瓦時,約占全國總發電量的3.8%左右,同比增長超過20%。另據媒體報道,中國的核電裝備制造水平也持續大幅度提升,已形成每年8套核電主設備制造的硬件生產能力。
核電行業人士預計,隨著三門核電1號機組并網發電及華龍一號機組順利建設,核電年內有望放開審批。而以“華龍一號”為代表的三代核電,采用了世界高安全要求和新技術標準,滿足原子能機構的各項安全要求。從建設水平上看,中國在建核電機組已經連續五年排名,核電的發展帶動了產業升級,也培育了一批產業鏈上下游的各類企業。
核電是“國之重器”的實際地位,已經顯露出來。作為世界核電大國,中國擁有在建核電機組數量的同時,正在加快核電輸出的步伐,力爭進入核電強國的行列。來自媒體報道消息,“華龍一號”首堆壓力容器近日順利吊裝入堆。據悉,該設備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核心設備,代表著中國三代核電技術關鍵設備研發制造高水平。此次順利吊裝將為“華龍一號”機組的后續安裝工作開展創造良好條件。
華龍一號和CAP1400正在成為中國核電出口的拳頭產品。在以高溫氣冷堆為代表的具有四代特征的核電技術上,通過示范工程牽引,中國核電行業攻克了一系列技術、設備難題,產業化應用走到了世界前列,成為核電走出去的一張名片。與此同時,“華龍一號”的安全水平與美國、法國、俄羅斯等世界主流三代核電技術旗鼓相當,而價格優勢更加明顯,是我國核電出口的重要選擇。
除了新建項目外,已有項目的升級和延壽也成為了巨大的商業機會。目前,包括中廣核、中船重工在內的多家企業積極布局海上核電業務,預計未來海上核電有望給我國核產業帶來新的增量。在此背景下,核電行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抬升,板塊估值中樞也有望提升,相關標的配置價值凸顯,值得關注。
未來三年我國核電有望迎來加速增長期。分析人士指出,以國內現有核電建設能力,從今年開始,全國每年平均需要投入建設8臺千瓦的第三代核電機組。隨著國內核電資源整合不斷推進,核電審批即將重啟、海外市場走出去、海上核電有望放量三大因素促進核電裝機量提升,相對應的則是萬億元投資市場即將開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