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近年來,在政策利好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綠色低碳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雖然我國綠色經濟體系正逐漸完善,但面對行業存在的問題,企業仍應積極探索相應的解決路徑。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全國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座談會上透露,我國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裝備等綠色制造產業正加快發展。近年來,我國節能環保項目不斷引入社會資本,市場活躍度持續攀升。
在能源革命浪潮掀起的背景下,我國生態文明考核體制已經建立,能源結構調整勢在必行。“雙積分”政策落地與燃油車禁售提上日程正促使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新一輪的發展熱潮;《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等政策助力“煤改氣”工程有序推進;在風電項目、光伏項目的推進下,我國棄風棄光率正在下降……據工信部消息,2017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預計達到5.8萬億元,風電、光伏產業發展迅猛,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約2.7億千瓦,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170萬輛,新能源產業日益壯大。
十九大報告指出,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資源循環利用。2018年起,環保費改稅、排污許可制等政策正式實施,環保制度將會編織出更為嚴密的監管網絡。在推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的大基調下,預計未來幾年我國的節能環保產業將持續釋放市場空間。
節能環保產業規模擴張明顯,但市場競爭力仍然薄弱。節能環保行業的主力市場如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新能源等,大多屬于重資產行業,投資大、周期長。而我國眾多中小節能環保企業的技術及環境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缺乏融資能力,資金短缺嚴重,科技成果轉化率低,阻礙了產品和設備的大規模產業化。因此,對行業內的企業而言,運營能力越發重要,未來將與市場開發能力并駕齊驅。
目前企業通過跑馬圈地能夠快速擴大經營規模,但是跑馬圈地是有限度的。屆時,為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提高行業的運營能力,企業的并購整合將會加劇,業內整合并購和跨界整合引發產業格局變遷。相關企業的發展也將由以總量目標控制為主的粗放式管理,逐步轉化為以工業企業為主的精細化管理。這種并購整合將遵循從劣質到、從小型到大型的基本規律。
節能環保產業還具有一個特點,就是運營周期長——PPP協議簽訂通常是20年或者30年,甚至更長。在排污許可制、環保稅征收、生態補償建立等多重利好之下,工業環保需求的釋放,環保監管將轉變為全過程監管,產業結構將向裝備制造和服務業并重升級。標準化、成套化、智能化將成行業發展大勢,節能環保服務業將從單一環節服務逐步發展為一體化的綜合節能環保服務業,以適應行業規模化發展需求。
從2017年產業發展看來,工信部為加快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利用綠色制造財政專項資金支持了225個重點項目,會同國家開發銀行利用綠色信貸支持了454個重點項目,發布了433項綠色制造示范名單。目前,行業多元化投融資格局基本形成,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正在持續獲得有力的資金支持,以破解融資難題。
同時,以環境稅為代表,排污權、碳排放權等制度的落地,逐漸形成了一種激勵機制,碳減排產業潛力巨大,清潔生產將繼續積極推行。隨著國家強化產業扶持,宏觀戰略導向和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節能環保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市場增量,將重點圍繞水、氣、土細分領域展開。而環境監測數據作為排污許可證發放和環境稅征收的重要依據,工業企業主觀存在加大監測投入的訴求,行業發展潛力也將進一步釋放。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