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環境監測】環境監測工作的推進能夠進一步確保環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落實,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日,《關于近期部分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點受到噴淋干擾有關情況的通報》再一次彰顯出環保部對于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視和一絲不茍。
為了進一步加強警示教育,嚴禁任何形式的環境監測干擾行為,近日環保部印發《關于近期部分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點受到噴淋干擾有關情況的通報》,通報兩起干擾環境監測典型案例。
客觀、準確的環境監測數據無疑是真實反映環境質量狀況的數據基礎,其在確定“環境治理方向”決策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環保部監測司負責人表示,將加大查處力度,確保環境監測不受干擾,環境監測數據全面真實客觀準確。
近年來我國認真貫徹落實環保法、兩高《關于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法規,不斷加大數據審核力度,完善監測體系的頂層設計,對環境造假行為絕不姑息,體現了從嚴處理環境污染的決心。
“十三五”期間,國家將環境質量監測事權回收,實行國家考核、國家監測的模式,加大環境監測力度;2017年9月,為切實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中辦、國辦近日印發《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為環境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再添一重保障;為加強空氣污染防治,2017年底,環保部正式公開了《惡臭污染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環境監測細分領域的相關制度規范正在不斷完善;從2018年起,環保部將連續三年組織開展打擊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專項行動,環境監測工作的實施將更加嚴密,確保法律責任真正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行為釋放出“緊箍咒”的威懾效果。
除了制度層面,近年來我國還大大加強了對于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發和投入,不斷增強我國在環境監測技術、設備方面的支撐力。12月中旬,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痕量氣體大氣化學研究組協同多家單位成功開展了無人機大氣立體監測系統實驗,填補了大氣環境監測和研究盲區,契合了當前大氣污染科學迫切需要精細化監測的需求。12月24日,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啟動,未來將圍繞我國大氣環境監測和環保產業升級發展需求,進一步提升我國的環境監測技術。
環保部宣教司巡視員劉友賓曾說,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的生命線。在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與客觀上,技術與制度缺一不可。此次環保部印發《通報》,要求各地舉一反三,繼續加大對中辦、國辦《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等重要文件精神和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加大環境監測的查處力度,確保監測設施不受干擾。同時,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各相關部門的思想認識,建立預防和懲戒環境監測干預的有效機制。
接下來,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將對于環境監測工作進行全面排查,加強監管,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排除弄虛作假和人為干擾行為。同時,社會監督將受到更多的鼓勵,排查力度將進一步加大。此外,為保障監測數據質量,環保部還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防范和懲治干預的相關制度,強化溝通協調,建立健全責任體系,確保環境監測不受干預。
強調依法追究造假者的法律責任,無疑抓住了根治環境監測數據造假頑疾的“牛鼻子”。自十八大將生態文明納入建設體系,提出全面建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環境監測行業的利好消息不斷釋放。隨著18年環保稅收的開征、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千年大計的高度,環境監管愈加嚴格,環境監測設備需求有望增加。在環境監測體制不斷完善,市場化程度逐步提高的基礎上,第三方檢測服務市場也將加速釋放。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